-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行动不稳定,没有责任心。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没有定力,不安于一处的人。
- 例句
- 1. 他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像游蜂浪蝶一样,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2. 这个人行动不定,像游蜂浪蝶一样,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行动不安定,四处飘荡,没有固定目标和责任感。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飘风过耳”、“东奔西走”等,来丰富对行动不安定的状态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总是游蜂浪蝶一样,上课时坐不住,老师经常批评他。2. 初中生:我不想像游蜂浪蝶一样,毕业后四处漂泊,我要为自己的未来设定明确的目标。3. 高中生:面对大学选择,我感到有些游蜂浪蝶,不知道应该去哪所大学。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游蜂浪蝶”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游蜂浪蝶的故事源自《庄子·逍遥游》。故事中,庄子与齐宣王的弟弟齐景公进行对话,齐景公问庄子:“夫子游乎?”庄子回答:“游于水之湄,跃于水之波,俶尔而逝。”这段对话中,“游”和“逝”都是形容庄子的行动不受约束,没有固定的居住地。后来,人们就将这种行动不安定的状态比喻为游蜂浪蝶。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游蜂浪蝶的形象牢记在心,想象一个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飞舞,同时又有一只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形象。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
- 词语解释
- yóu fēng làng dié ㄧㄡˊ ㄈㄥ ㄌㄤˋ ㄉㄧㄝ ˊ
游蜂浪蝶(遊蜂浪蝶)
比喻冶游好色的浪子。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裴兴私叹》:“不相饶,游蜂浪蝶簇花梢,生来嬾去追欢笑。” 清 顾夔璋 《下海子》诗:“何来姊妹服鲜衣,顿使游蜂浪蝶迷。”亦作“ 游蜂戏蝶 ”。 元 商衟 《月照庭·问花》套曲:“想游蜂戏蝶有正事,向眼前面配了雄雌,闪下我害相思。” 明 康海 《王兰卿》第一折:“我把这荆釵布袄甘心受,再不许游蜂戏蝶闲迤逗。”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