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事物得到滋养后有所发展,或个人在学识、品德上得到培养后有所提高的情况。
-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你的贡献对于项目的滋益至关重要。2. 读书可以滋益智慧,开阔视野,培养人的素质。3. 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滋益。
- 基本含义
- 滋养,使充实
- 基本解释
(1).滋生,增衍。《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之文字少,直曰名:后代文字多,则曰字。字者,滋也;滋益而名,故更称曰字。”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其后乃转相滋益,揣测附会,种种传説,与时俱增。”
(2).滋养补益。《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人喫物事,若不消,只生在肚里,如何能滋益体肤?”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滋生”、“滋润”等,进一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多读书可以滋益我们的智慧。2. 初中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滋益我们的社会经验。3. 高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我们的考试成绩有很大的滋益。4. 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滋益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5. 成年人: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滋益。
-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种植桑树,希望能够养蚕,但蚕却不吃桑叶。于是他开始用自己的口水滋养桑树,结果桑树长得十分茂盛,蚕也开始吃桑叶。这个故事比喻对事物进行适当的滋养,可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滋益”与“滋养”进行联想来记忆。滋益的意思就是通过滋养来使事物得到发展和提高。
- 词语结构
- 滋益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滋”和宾语“益”组成。
- 详细解释
- 滋益指滋养、培养,使之充实、增长。形容事物得到滋养后有所发展,或人的学识、品德得到培养后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