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霜台的词语解释
霜台的意思
拼音:shuāng tái    注音:ㄕㄨㄤ ㄊㄞˊ
使用场景
霜台一般用于形容极冷的天气或严寒的冬季。可以用来形容寒冷的天气、寒冷的环境或者人们在寒冷的天气中感到的寒冷。
例句
1. 冬天的夜晚,霜台上铺满了白白的霜花。2. 寒冷的冬天,大街上空荡荡的,仿佛变成了一片霜台。
基本含义
指严寒的冬天。
基本解释

御史台的别称。御史职司弹劾,为风霜之任,故称。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乐府者,侍御史 贾君 之所作也……霜臺有暇,文律动於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於天下。”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 懿皇 以 同昌公主 薨谢,怒其医官 韩宗绍 等,縶於霜臺。” 宋 岳珂 《桯史·任元受启》:“自昔虽称为雄剧,比岁或乖於选抡,汚我霜臺,赖公雪耻,輙陈管见,少助风闻。”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 杜紫微 掊击 元 白 不减霜臺之笔,至赋《杜秋》诗,乃全法其遗响。”

延伸学习
1. 霜台的反义词是“烈日”,用来形容炎热的夏天。2. 霜台也可以引申为比喻严寒的环境或者困难的处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的早晨,霜台上的草叶都变成了冰棍。2. 初中生:寒冷的冬天,霜台上的鸟儿都躲进了温暖的窝里。3. 高中生:站在霜台上,我感受到了冬天的严寒和寂寞。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种地理现象。古人观察到,当冬天来临时,地面上的霜会结成一层薄薄的冰,形成一个平坦的平台,称为霜台。因此,霜台成为了形容严寒冬天的一个象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冬天的寒冷景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平坦的台子上覆盖着冰冷的霜花,这样可以帮助你记住霜台表示严寒的含义。
词语结构
霜台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霜台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霜”指冬天的严寒,而“台”指高台或平台。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严寒的冬天。
(0)
诗文中出现“霜台”的诗词

雪山歌

若有昆崙之西岷峨阴,天文上属井与参。

危峰列嶂高万仞,色映银汉光沉沉。

忆初康回触折天柱时,娲皇炼石补天多苦心。

故将太白作天骨,斯山独与同嵚崟。

势连西域白不断,极目万里皆瑶簪。

阴风号寒滕六过,琪花六出成琼林。

飞鸟不敢度,矧有哀猿吟。

光晶熠耀可望不可近,使人对此毛发寒森森。

其中何所有,冰蛇长十寻。

雪□与雪鼠,谷底藏尤深。

万年坚冰消不得,岂畏夏日能流金。

几回霜台闲骋目,独爱爽气清予襟。

何当乘风问真宰,请化此雪为甘霖。

(0)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

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

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

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晚回。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0)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

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

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

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

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0)

椿萱堂为宪史张彦文作

吾闻广成子,千二百岁居空同。

又闻麻姑仙,三见清浅蓬莱东。

此皆荒唐何足道,不如灵椿与萱草。

灵椿得寿岁月长,萱草忘忧颜色好。

秀州孝子留侯孙,园有灵椿堂有萱。

岁岁花开黄鹄嘴,慈亲白发倚堂门。

儿昔在家时,读书秋树根。

上堂问甘旨,下堂候寒温。

儿今高步霜台表,回望白云心懆懆。

但令一日简书稀,归著斑衣舞晴昊。

岂不闻留侯曾进黄公履,岁晚相从赤松子。

千载云仍有祖风移,孝为忠照青史。

(0)

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0)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

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

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

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

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

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

霜台降群彦,水国奉戎旃。

绣服开宴语,天人借楼船。

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

卷身编蓬下,冥机四十年。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

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匮篇。

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