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乖离分散。 汉 扬雄 《法言·重黎》:“ 秦 失其猷,罢侯置守。守失其微,天下孤睽。” 李轨 注:“睽,犹乖离也。” 汪荣宝 义疏:“孤睽双声连语,乖离分散之意。单言之则曰睽。《杂卦》传:睽,乖也。长言之则曰睽孤……倒言之则曰孤睽。其义一也。” 宋 苏洵 《兵制》:“兵强,故末大不掉;兵弱,故天下孤睽。”
- 基本含义
- 形容孤独无依,与外界隔绝。
- 详细解释
- 孤睽是由“孤”和“睽”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孤指单独、孤独,睽指相隔、分离。孤睽的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孤独无助,与外界隔绝,没有人陪伴和帮助。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处于孤独无助的状态,与周围人或环境相隔离,无法得到帮助或支持。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疏远,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和互动。
- 故事起源
- 孤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原文是“项羽欲自杀,立于河上。群臣闻之,皆来劝解,莫能得入。吴起曰:‘吾闻之,冯唐易姓而难改名,孤睽无依而时有愿。’”故事背景是项羽在长平之战中败给了刘邦,感到绝望而想要自杀。群臣听说后都想劝阻他,但无人能够接近他。最后吴起提出了“孤睽无依而时有愿”的比喻,意思是就像冯唐易姓而难改名一样,虽然孤独无助,但也可以有自己的志愿和决心。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在异乡生活,孤睽无助。2. 这个孩子没有朋友,整天孤着着。3. 他们的友谊因为一次误会而变得孤睽了。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孤睽这个成语与“孤独”和“隔离”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记忆。孤独和隔离都是形容一个人与外界相隔绝的状态,而孤睽就是这种状态的一个形象化的表达。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孤睽相关的成语或词语,如“孤军奋战”、“孤苦伶仃”等。这些成语都与孤独、无助、与外界隔绝等概念相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新学校里感到孤睽无援。2. 初中生:他因为家庭问题而感到孤睽无助。3. 高中生:在异乡求学,我感到孤睽无依。4. 大学生:独自一人在外地工作,我感到孤睽无助。5. 成年人:他的朋友都离开了他,他感到孤睽无援。6. 老年人:年纪大了,身边的亲人朋友都去世了,我感到孤睽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