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温和文雅。《宋书·殷琰传》:“ 琰 性和雅静素,寡嗜欲。”《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 贺知章 ,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先生(指 邹泰和 )戊戌翰林,和雅谦谨。” 郭沫若 《卷耳集·<召南·野有死麕>》:“你规矩些,你和雅些,不要拉我的手巾呀!”
(2).谓乐曲的声调和谐雅正。 北齐 卢思道 《辽阳山寺愿文》:“洞穴条风,生和雅之曲;圆珠积水,流清妙之音。”《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及奏《黄钟》之调,帝曰:‘滔滔和雅,甚与我心会。’”
(3).指诗词的风格和平雅正。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 丁飞涛 亦工为艷词,较 周冰持 为和雅。” 采畴 《<谢亦嚣诗集>序》:“ 亦嚣 性情閒雅……故其为诗,冲淡和雅。”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言谈举止文雅和蔼。
- 详细解释
- 和雅是由“和”和“雅”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文雅和蔼。和指和谐、友好,雅指高尚、文雅。和雅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有礼貌、温和、文雅,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 使用场景
- 和雅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有教养、文雅,适用于各种正式场合,例如会议、演讲、社交活动等。
- 故事起源
- 关于和雅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是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在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在古代中国,和雅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品德和修养的体现,它是社交交往中的一种重要规范。在古代文人雅士的圈子里,和雅更是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追求。
- 词语结构
- 成语“和雅”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和”是形容词,意为和谐、友好;“雅”是形容词,意为高尚、文雅。两个字的结合表示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文雅和蔼。
- 例句
- 1. 他的言谈举止总是和雅,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2. 在重要的场合,我们要注意保持和雅的风度。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成语“和雅”:1. 将“和雅”分成两个部分,“和”和“雅”,并理解它们的基本含义。2. 想象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和谐友好、高尚文雅的形象,将其与成语“和雅”联系起来。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和蔼可亲”、“文雅大方”等,以丰富词汇量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雅的同学,他们总是友好待人。2. 初中生:老师教育我们要保持和雅的言谈举止,给人留下好的印象。3. 高中生:在大学面试中,要注意展现自己的和雅风度,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4. 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时,要注意表现出和雅的举止,展现中国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