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看取的词语解释
看取的意思
拼音:kàn qǔ    注音:ㄎㄢˋ ㄑㄩˇ
基本解释

(1).看。取,作助词,无义。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看取莲花浄,应知不染心。”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词:“看取连宵雪,借与万家春。” 清 纳兰性德 《剪湘云·送友》词:“密约重逢知甚日,看取青衫和泪。”
(2).犹且看。 宋 晏殊 《喜迁莺》词:“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宋 欧阳修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3).看待;对待。 鲁迅 《坟·论睁了眼看》:“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的时候到了。” 沙汀 《困兽记》一:“尽管大后方的某些人士,他们看取战争,只把它当成一种物价升降的寒暑表样……可是认真而严肃的关怀它的却也不少。”
(4).照顾;关照。《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凡百事要老爹老娘看取,后日另有重报。”

基本含义
观察并取得有关信息或经验。
详细解释
看取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看”和“取”。其中,“看”表示观察、观看,而“取”表示获取、获得。结合在一起,成语“看取”表示通过观察来获取有关信息或经验。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通过观察来获得知识、经验或信息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态度或言行来获取对方的真实意图或信息。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庄子·秋水》。故事中,庄子提到了一个人通过观察秋水的波纹来预测未来的故事。这个故事强调了通过观察来获取信息的重要性,成为了“看取”这个成语的来源。
词语结构
成语“看取”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单字组成,没有特殊的语法结构。
例句
1. 他善于观察,总能通过“看取”来获取他人的真实意图。2.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通过“看取”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看取”与观察和获取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观察一幅画,然后从中获取有关信息或经验的场景,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观察和获取相关的成语,例如“观察入微”、“取长补短”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看取”来了解小猫的习性和喜好。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通过“看取”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用意。3. 高中生:在考试中,我通过“看取”来推测问题的答案。4. 大学生:在实习中,我通过“看取”来了解公司的运营模式和市场需求。
(0)
诗文中出现“看取”的诗词

西江月.黄州中秋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0)

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0)

送赵子直帅蜀得须字二首·其一

射策当年首汉儒,去登云路只斯须。

饱闻治最誇闽部,已有先声到益都。

壮略定羌元自许,宗英帅蜀旧来无。

前驱叱驭休辞远,看取东归上政涂。

(0)

少年行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毬猎夜拥掷。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雠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蕙兰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

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

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0)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0)

溪村·其一

榉柳正当官道,渔舟偏系柴门。

今年春水深浅,看取层层岸痕。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