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察访。廉,通“ 覝 ”。《宋史·李大性传》:“会从官送北客,朝命因俾廉访,具以实闻,遂罢戎帅。”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事起仓卒,恐一时廉访未真,或有亏枉。”
(2). 宋 廉访使者、 元 肃政廉访使以及后世按察使的通称。廉,通“ 覝 ”。《宣和遗事》前集:“守臣 赵霆 遁去,廉访 赵约 战死。” 元 萨都剌 有《同杨廉访游山寺》诗。
(3).指出任此种官职。 元 蒋正子 《山房随笔》:“ 阎 子 静復 至元 间翰林学士,后廉访 浙西 。”
- 基本含义
- 指廉洁正直地进行调查和访问。
- 详细解释
- 廉访是由“廉”和“访”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廉指廉洁、正直,访指调查、访问。廉访的含义是指以廉洁正直的态度进行调查和访问,不受贪污腐败等不良影响。
- 使用场景
- 廉访一词常用于形容官员、调查人员等在工作中以廉洁正直的态度进行调查和访问,以保证公正和公平。
- 故事起源
- 廉访一词的起源较为模糊,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与之相关。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例句
- 1. 作为一名廉访官员,他始终坚守原则,不受任何利益诱惑。2. 调查人员应该以廉访的态度,全面客观地了解真相。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廉”字和“访”字分开记忆,廉指廉洁正直,访指调查访问,结合起来即是以廉洁正直的态度进行调查和访问。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廉洁官员的故事和廉政文化的发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做人要廉洁,不要接受贿赂。2. 初中生: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以廉访的态度进行调查和采访。3. 高中生:廉访是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他们应该以廉洁正直的态度为人民服务。4. 大学生:在社会上,我们要坚守廉洁自律的原则,不受任何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