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轻视世俗。《荀子·礼论》:“暴慢、恣睢、轻俗以为高之属,入焉而队。”《三国志·魏志·刘廙传》:“圣人不以智轻俗,王者不以人废言。”《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南朝 宋 范泰 《高凤赞》:“轻俗无际,肆志莫羈。”
(2).轻浮鄙俗。 宋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 周越 ﹞在 天圣 、 景祐 间以书得名,轻俗不近古,无足取也。”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为词﹞必不可臆造纤靡之辞,自落轻俗之习。”
- 基本含义
- 轻视庸俗,不屑于媚俗。
- 详细解释
- 轻俗是指对庸俗之事不屑一顾,不愿意迎合庸俗的行为或态度。它强调了个人独立思考和追求高尚的品味。
- 使用场景
- 轻俗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种行为对庸俗之事的不屑和抵制。它可以用来表达对低俗文化、肤浅追求的反感和不认同。
- 故事起源
- 轻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这首诗中有一句“轻俗迎凉有感”,意思是不愿意迎合庸俗的行为在凉爽的夜晚让人感到思考。
- 词语结构
- 轻俗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轻”表示不屑,名词“俗”表示庸俗。
- 例句
- 1. 他对那些低俗的综艺节目毫不感兴趣,因为他是一个轻俗的人。2. 她的品味很高雅,从不追求浮华和庸俗,可以说是一个轻俗的女孩。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轻俗”与“追求高尚”、“抵制庸俗”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也可以通过构思与轻俗相反的情景,如迎合庸俗、追求低俗等,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学习轻俗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庸俗文化的特点和影响,以及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追求高尚品味的意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那些追求时尚的人太轻俗了,他们应该更注重内在的美。2. 初中生:我不喜欢看那些低俗的综艺节目,因为它们没有意义,只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庸俗口味。3. 高中生:我觉得那些追求名牌的人很轻俗,他们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而不是真正关注品质和内涵。4. 大学生:我认为现在的一些流行文化太过于轻俗化了,应该更加注重提高大众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