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脱簪珥的词语解释
脱簪珥的意思
拼音:tuō zān ěr    注音:ㄊㄨㄛ ㄗㄢ ㄦˇ
使用场景
成语“脱簪珥”常用于形容高官显贵因失去权力或地位而沦落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指责那些权势熏天、傲慢无礼的人。
例句
1. 他曾是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官,如今却脱簪珥,落得个身败名裂。2. 这位企业家因为贪污受贿,最终脱簪珥,被判入狱。
基本含义
脱去头上的簪子和珥子,指高官显贵失去官位或地位。
基本解释

取下簪珥等首饰,表示自责请罪。《史记·外戚世家》:“帝谴责 鉤弋夫人 ,夫人脱簪珥叩头。”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宣姜后》:“ 宣王 尝早卧晏起,后夫人不出房, 姜后 脱簪珥,待罪於永巷。”亦省作“ 脱簪 ”。《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二年》:“皇后闻之,脱簪请罪。”《明史·左光斗传》:“选侍事先皇无脱簪戒旦之德,於殿下无拊摩养育之恩。”《清史稿·后妃传·世祖孝献皇后》:“及闻 姜后 脱簪事,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了解更多关于高官显贵失去权力和地位的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曾经是班级的班长,但因为考试作弊而被罚下来,脱簪珥了。2. 初中生:他原本是学校的体育委员,但因为违规行为而被撤职,脱簪珥了。3. 高中生:他曾是学生会主席,但因为贪污经费而被取消职务,脱簪珥了。4. 大学生:他曾经是社团的会长,但因为管理不善而被迫辞职,脱簪珥了。
故事起源
成语“脱簪珥”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齐国宣公因为不听劝告,贪图享乐,导致国家衰败,最终被晋国俘虏。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如果不顾国家民众的利益,只顾自己的享乐和权力,最终必将落得个失去一切的下场。
记忆技巧
可以将“脱簪珥”联想成一个高官的形象,突然失去了头上的簪子和珥子,失去了权力和地位。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
详细解释
成语“脱簪珥”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脱簪珥,齐宣公之过也。”簪子和珥子是古代高官显贵的标志,代表地位和权力。脱去簪子和珥子意味着失去了高位地位,也可以表示被贬谪或被罢免。
(0)
诗文中出现“脱簪珥”的诗词

送人归秦州

江城十月风凄凄,客子告我归关西。

长途短日双泪落,苦忆妻孥惊鼓鼙。

延安绥德边报急,秦州在陷家当失。

黄河冻合胡马健,倏来度冰如踏石。

奈何主将与监军,玩寇自顾舟中敌。

驻兵无常惑饷道,远输岂顾烦民力。

刍辋计万不计千,骡驼不足不得前。

委山积云两遭烬,旋买一束银三钱。

官司敛价挞闾里,妇女唬咷脱簪珥

役穷财竭心易失,衅端恐在萧墙里。

杞人闻之搔白头,落日倚襟江上楼。

呜呼韩范不复作,极目秦云空自忧。

(0)

陈氏终节堂

挺挺霜崖松,泠泠古井泉。

伊人秉贞洁,可以况清坚。

芳龄二八馀,于时移所天。

白首谷同室,岂云中道捐。

结帨甫六载,矢心期永年。

遗息方在哺,顾影常悲怜。

从兹屏膏沐,孝养志惓惓。

蔬食每不足,姑嫜饱肥鲜。

殷勤脱簪珥,为粥简与编。

幸侍二亲老,继复归重渊。

艰苦已备尝,家立子且贤。

高堂坐华旦,綵衣舞蹁跹。

抗节世多有,孰保终始全。

景行人所钦,青史容无传。

(0)

冰檗堂为庞明叙作

万物谁独清,惟有玉壶冰。

群卉难悉数,檗心良最苦。

人生高洁励贞操,可使芳名照今古。

鹿门远孙居吉文,凤凰池上超凡群。

堂上令母年七十,孀居自昔扬清芬。

辛勤抚孤习诗礼,遣贽从师脱簪珥

熊丸有训屡资劳,膏沐无心宁复理。

只今三釜荷恩荣,萱花雨露逢升平。

帨闱华扁署冰檗,煌煌史笔昭懿情。

岂不见昔王素,所至廉名驰仕路。

不独当时冰檗声,千载高风争景慕。

而家令母何其贤,淑德早向乡邦传。

再歌一曲励民俗,以兹愿续柏舟篇。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