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桂轸多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可以用来称赞人或者自我要求。
- 例句
- 1. 他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真是桂轸之人。2. 她以桂轸的态度面对困难,从不退缩。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像桂树一样挺拔高尚。
- 基本解释
桂木作的琴弦轴。亦借指琴瑟等弦乐器。 唐 王勃 《赠李十四》诗之四:“风筵调桂軫,月径引藤杯。”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仪表堂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做一个桂轸之人,要有好品德,做好事。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努力做一个桂轸之人,带领同学们做好学习和生活。3. 高中生:在大学申请中,学校会看重学生的品德,所以我要努力做一个桂轸之人,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 故事起源
- 据说,古代有一位名叫季桓子的国君,他非常喜欢桂树,因为桂树象征高洁品行。季桓子在位期间,国家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人们对他非常敬佩。后来,人们就用“桂轸”来形容他的高尚品德和正直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桂轸”与桂树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想象桂树挺拔高尚的形象,从而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桂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表示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 详细解释
- 桂轸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桂有芳枝,其叶有所止。”桂树是中国古代象征高洁品行的象征,有“桂者,天下之贞良也”之说。轸是指木杵,古代祭祀的时候用来击鼓的器具,也表示正直坚定。因此,桂轸合在一起就表示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