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即袒免。古代丧服。袒露左臂,以麻布缠头。《礼记·奔丧》:“於又哭三哭,皆免袒。有宾,则主人拜宾送宾。”参见“ 袒免 ”。
- 基本含义
- 不露出真情实意,不敞开心扉。
- 详细解释
- 免袒是指不露出真情实意,不敞开心扉,不表露内心的想法和真实的感情。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人不愿意敞开心扉,不轻易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真实的想法,常见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保持距离、不轻易流露情感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免袒一词源自于《史记·项羽本纪》。当时刘邦与项羽争霸天下,项羽手下有位名将,叫陈余。陈余深得项羽的信任,但他却对项羽隐瞒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内心的感受。一次,项羽问陈余:“你对我是真心实意的吗?”陈余回答道:“免袒。”意思是不露出真情实意,不敞开心扉。从此,“免袒”成为了形容不敞开心扉、不流露真情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免袒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免”和“袒”两个字组成。其中,“免”表示不要、不愿意,表示否定的意思;“袒”表示敞开、露出,表示积极的意思。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不愿意敞开心扉,不愿意表露真情。
- 例句
- 1. 他对外人总是免袒的,不轻易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2. 她一直免袒,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厚厚的衣服,把自己的心扉完全遮盖住,不愿意敞开。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免袒”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免袒”相关的成语,如“装聋作哑”、“闭口不言”等,这些成语都与不愿意表露真实想法和内心感受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免袒,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2. 初中生:她对外人总是免袒的,不轻易表达自己的痛苦和困惑。3. 高中生:他害怕被别人了解,所以一直免袒,不敢敞开心扉。4. 大学生:她在社交场合上总是免袒,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