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噬指的词语解释
噬指的意思
拼音:shì zhǐ    注音:ㄕㄧˋ ㄓㄧˇ
使用场景
噬指常用于形容批评和责备他人的场景。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争吵、讨论、辩论等场合,也可以用于文学作品中的对话、描写等情境。
例句
1. 他对我噬指了一番,让我感到很受伤。2. 她噬指了他的无能,让他非常难堪。
基本含义
指责、批评、责备。
基本解释

典出《后汉书·周磐传》:“ 磐 同郡 蔡顺 ……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顺 不还,乃噬其指, 顺 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耳。’” 李贤 注:“噬,嚙也。”后以谓母子相眷念。 唐 骆宾王 《上吏部裴侍郎书》:“故寝食梦想,噬指之恋徒深;岁时蒸尝,崩心之痛罔极。” 王闿运 《皇朝追赠总督衔文节常公神道碑》:“迁 安徽 按察使,到未期月,以母疾告归终养。噬指方归,求医已迫。”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批评、责备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噬指的理解和应用。比如“指桑骂槐”、“一语破的”等成语都与批评、责备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作业噬指了一番,让我们要更努力。2. 初中生:他的演讲被评委噬指了一番,但他没有气馁,继续努力。3. 高中生:面对批评,我们应该虚心接受,而不是噬指反击。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噬指是不利于进步和和谐的。5. 成年人:我们要善于接受他人的噬指,以不断改进自己。通过以上的学习指南,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噬指”,并且可以通过记忆技巧和延伸学习来进一步拓展你的语言能力。祝你学习进步!
故事起源
噬指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孟子的思想家。据传,孟子曾经被人们指责为“不孝子”,他回答说:“噬指者,何人也?噬指者,不义也。”他用噬指来比喻批评他人的人是不正义的,因为咬人的行为是残忍的,而批评他人也是不仁不义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噬指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用牙齿咬住手指头,然后被另一个人责备和批评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和形象。
词语结构
噬指是由动词“噬”和名词“指”组成的成语。动词“噬”表示用牙齿咬的动作,名词“指”表示手指头。结合在一起,成语噬指形象地比喻批评他人的行为。
详细解释
噬指是由“噬”和“指”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噬指的基本含义是用牙齿咬指头,形容责备、批评他人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批评时言辞尖锐、严厉,就像咬人一样。
(0)
诗文中出现“噬指”的诗词

送太师掾陈德润归吴省亲

列戟三槐第,王章九锡臣。

鸣珂皆贵戚,弹铗尽嘉宾。

公府多甄录,先生蚤见亲。

下帷谭亹亹,开阁礼谆谆。

春瓮蒲萄熟,朝槃苜蓿新。

大夫忻契合,丞相屡咨询。

不厌甔无粟,宁甘甑有尘。

寸心县噬指,千里动思莼。

解袂燕台下,扬舲潞水滨。

岸花迎客帽,云树暗江津。

捧檄娱亲舍,还家及暮春。

岂须誇禄养,自可厚彝伦。

贱子漂零久,经年旅食贫。

诗成空感激,愧尔远归人。

(0)

三良诗.高侍郎平仲

平仲巡两河,揽辔出西台。

就寇方燎原,宛雒荡劫灰。

移师围大梁,投鞍成覆敦。

登陴七昼夜,死守凭崔嵬。

累卵我势急,中目贼焰推。

保汴唯汝劳,国功帝念哉。

遂膺全豫寄,旌节焕昭回。

解严逾夏秋,悉众贼复来。

长堑截飞鸟,巨炮轰殷雷。

潜队穿地裂,梯冲舞风颓。

及堞骨相柱,薰穴尸成堆。

负户我告病,濡褐敌未衰。

是时诸道兵,左次大河隈。

半夜朱仙镇,十万溃喧豗。

沈城声援绝,馈运甬道隤。

擂石尽发栋,陈焦资炊骸。

噬指徒恸哭,大临谁告哀。

河伯为解围,洪流夜击礌,我师既北徙,贼戈亦南回。

优诏许休沐,宠秩旌厥能。

还家甫抹马,虏入沂城隳。

抗辞骂凶丑,并命捐匹侪。

吁嗟忠壮士,纠缠罹凶灾。

贼锋乍撞㧙,奴刃旋提捶。

自从兵兴后,屠溃自相偕。

金柝不夜击,和门尝昼开。

九攻敌已穷,三板志不乖。

方镇皆斯人,王略宁未恢。

何当大星陨,坐见长城坏。

我非哭其私,惜此天下才。

(0)

江阴阎公祠

暨城斗大江之隅,县慰一官尤区区。

天柱倾颓地维裂,孤垣七尺屹不折。

王师百万渡江来,降幡遍竖城门开。

江南一路传檄定,当车螳臂何愚哉。

大令弃城走,主簿迎马首。

吾所守者国与君,无国无君谁与守。

我公一怒须戟张,奋身许国辞慨慷。

一成一旅尚尤复,矧兹百雉雄金汤。

谁知天心在鼎革,早识全军气如墨。

城中雀鼠供饔飧,麾下南雷共心力。

月轮惨惨挂围城,剑戟薄霜寒逾明。

乌鹊不鸣鼓角寂,一营唱彻《转五更》。

曲声凄苦笛迸裂,此夕三军泪如血。

西风萧萧江水寒,饮入我军亦惨绝。

一朝城陷公坦夷,噬指自书绝命词。

一丈之帛三十字,血光宝气何淋漓。

太祖养士长已矣,犹有江干一典史。

人物独殿十七朝,江山手挽三百里。

此材乃屈簿尉资,有明之亡亦已迟。

中原六军一朝溃,谁与主者曰督师。

新安长平事非偶,自甘骈死古罕有。

六七万人无一降,万骨茔高积如阜。

灵祠恰傍东平王,人称公是张睢阳。

我谓公节更青进,夷齐庶几同辉光。

圣朝宽大迈前古,优诏褒嘉锡祠宇。

成周穆考亦神圣,不封首阳一抔土。

(0)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其四

每闻噬指怅音迟,秣马晨征浥露滋。

企望高堂华若锦,宠衔王命贲如丝。

帘前爱日鞲时卷,袖里清风橐自垂。

无限天伦离合意,开颜加膳更含饴。

(0)

长孺因吾二诗有负米分邻之语因又次韵饯其归二首·其二

纷纷薄俗事轻唇,自喜衰年德有邻。

危世孤儿华发母,归舟百里碧波春。

不因噬指感怀切,肯学呕心搜句新。

娱舞慈庭应细说,丹山笋蕨正宜人。

(0)

次诸生蔡禹津韵

俊髦久儗拔蜚英,弹铗归来岂世情。

飘泊十年鸿羽滞,风云此日马蹄轻。

著书问业车骑□,噬指关心月旦评。

不是酒人犹按剑,骊珠应许耀承明。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