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下椗 ”。谓船只停泊或靠码头。 唐 韩愈 《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蕃舶之至泊步,有下碇之税。” 李烈钧 《辛亥革命及督赣时期》:“行一日余,抵 阳逻 下椗。”按, 章炳麟 《新方言》谓当作“下鼎”。参见“ 下鼎 ”。
- 反义词
起锚
- 基本含义
- 指船只停泊,拿出锚矶,准备起航。
- 详细解释
- 下碇是一个与船只相关的成语,碇是船只系泊时使用的重物,下碇指的是船只停泊时将碇从水中拿出,准备起航。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人或事物准备离开原地,准备前往新的地方或开始新的事情。
- 使用场景
- 下碇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离开原地,准备前往新的地方或开始新的事情的情景。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即将离开家乡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或者用于形容一个项目即将启动,准备开始新的阶段。
- 故事起源
- 下碇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航海时代。在古代,船只停泊时需要使用碇来固定船只,以防止被水流或风浪冲走。当船只准备起航时,船员们会将碇从水中拿出,以便船只自由行驶。因此,下碇成为了表示船只准备起航的象征,后来也被引申为比喻人或事物准备离开原地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下碇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下”表示从上往下,动作的进行,而“碇”表示船只系泊时使用的重物。
- 例句
- 1. 他已经决定下碇,离开这个小城市去追求更大的机会。2. 这个项目已经筹备了很长时间,现在终于要下碇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下碇”与船只起航的情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艘船停泊在港口,然后船员们将碇从水中拿出,船只准备起航,这样可以帮助记忆下碇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与航海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起锚”、“扬帆”等,以扩展对船只起航和航海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明天我们要去动物园了,可以说我们要“下碇”了。2. 初中生:暑假马上到了,我要“下碇”去参加夏令营。3. 高中生:毕业后我计划去外地读大学,要“下碇”离开家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