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触民的词语解释
触民的意思
拼音:chù mín    注音:ㄔㄨˋ ㄇㄧㄣˊ
使用场景
触民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行为冒犯了大众的情感,引起了人们的不满或抗议。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无视民众利益、不顾大众情感的行为或言论。
例句
1. 这位政治家的言论触民了,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2. 这家公司的不良行为触民了,导致了大规模的抵制和抗议。
基本含义
触犯人民的感情,冒犯民众。
基本解释

《庄子》寓言中的蜗角小国 触国 的百姓。 唐 卢照邻 《释疾文·命曰》:“ 触 民居蜗而争地,龙伯钓鼇而诉天。”参见“ 触蛮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学习触民这个成语:1. 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故事或人物,了解更多关于触民的背景和应用。2. 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或社会评论,了解当代社会中触民的具体表现和影响。3. 与他人讨论触民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深入理解成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恶作剧触民了,同学们都生气了。2. 初中生:那个演员的不当言论触民了,引发了公众的抗议。3. 高中生:政府的一项政策触民了,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4. 大学生:这位教授的言论触民了,导致了学生的抗议和示威活动。
故事起源
触民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据传,孔子的弟子子贡曾问孔子如何能够得到民众的爱戴和尊重。孔子回答说:“触民者,民之所以兴也;忌民者,民之所以亡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获得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就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尊重;相反,如果一个人冒犯了人民的情感,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触民这个成语:1. 将“触”字与“碰撞”联系起来,表示冒犯、触犯。2. 将“民”字与“人民”联系起来,表示人民的感情和情感。
词语结构
触民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触”为动词,表示冒犯、碰撞;“民”为宾语,表示人民。
详细解释
触民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触”表示碰撞、冒犯,而“民”则指代人民。触民的含义是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冒犯了人民的感情,触犯了民众的情绪,可能引起公愤或不满。
(0)
诗文中出现“触民”的诗词

寓怀三韵七首·其三

西方大圣人,国土名极乐。

万法同虚空,一尘安所著。

嗟嗟蛮触民,智勇困蜗角。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