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惊愕 jīng’è
[stun] 惊奇震愕
群臣惊愕。——《战国策·燕策》
因惊愕而陷入的沉默
- 近义词
惊惶、惊慌、惊恐、恐慌、慌张、惶恐、惊悸、吃惊、惊讶
- 反义词
镇定、镇静、冷静
- 英文翻译
1.[书] stunned; stupefied;dismay
- 详细解释
亦作“ 惊鄂 ”。吃惊而发愣;非常震惊。《战国策·燕策三》:“ 荆軻 逐 秦王 , 秦王 环柱而走,羣臣惊愕。”《汉书·霍光传》:“羣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 颜师古 注:“凡言鄂者,皆谓阻碍不依顺也,后字作愕,其义亦同。” 唐 韦元甫 《木兰歌》:“今者见 木兰 ,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 明 方孝孺 《尚志斋记》:“吾尝试于众曰:‘ 周公 、 孔子 与吾同也,可取而师也; 颜子 、 孟子 与吾同也,可取而友也。’众若骇然,而惊愕然,而相顾悱然,笑予,以为狂。” 叶紫 《山村一夜》:“那孩子听了我这话,突然地惊愕得张开了他的嘴巴和眼睛,说不出话来了。”
- 基本含义
- 惊愕是指非常惊讶和震惊的状态或情感。
- 使用场景
- 惊愕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遇到令人震惊的事情或听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时的情感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在意外事件发生时的反应,或者形容听到坏消息时的震惊和不知所措。
- 故事起源
- 惊愕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刘琨传》中。据说,刘琨是晋朝时期的一位将军,他在战斗中被敌军突然袭击,导致军队陷入了惊愕和混乱的状态。从此以后,惊愕这个词语就被广泛使用。
- 词语结构
- 惊愕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惊”,意思是惊讶或震惊;第二个字是“愕”,意思是惊讶或害怕。
- 例句
- 1. 听到他的突然离世的消息,我感到十分惊愕。2. 他看到车祸的现场时,惊愕得说不出话来。3. 她的表演让观众惊愕不已,无法相信她的才华。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突然遇到了一只巨大的恐龙,他被惊愕得无法动弹。
- 延伸学习
- 1. 惊愕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可以与其他形容词和动词搭配使用,如惊愕不已、惊愕地看着等。2. 学习其他与情感和情绪相关的成语,如惊讶、害怕等,可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看到老师突然生气的表情时,我感到非常惊愕。2. 初中生:听到他的背叛时,我感到非常惊愕和失望。3. 高中生:当我看到那起车祸的现场时,我感到惊愕和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