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详尽陈述。《后汉书·荀彧传》:“ 彧 復备陈得失,用移臣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其他种种,皆有夙因,不能为尔备陈。”
(2).谓陈设齐备。《宋史·乐志三》:“於坛之北,宫架备陈。”《四游记·八仙蟠桃大会》:“玉液琼浆,胡麻紫芝,珍奇之品,无不备陈。”《扶风传信录》附 清 王士禛 《居易录》:“奩具幃帟之属,咄嗟备陈于室。”
- 基本含义
- 准备好礼物、供品等待人来拜访或者庆祝活动。
- 详细解释
- 备陈是指事先准备好礼物、供品等待人来拜访或者庆祝活动。这个成语形容主人热情好客,对来访者或庆祝活动非常重视。
- 使用场景
- 备陈多用于形容主人准备热情好客地接待客人,也可以用于表示准备庆祝活动等。
- 故事起源
- 备陈的故事起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晋国公子重耳被废黜后,流亡在外。有一次,重耳得到了晋国宰相郤缺的庇护,郤缺安排了一场宴会,准备好各种供品等待重耳的归来。重耳感激不已,后来重耳成为晋国君主后,对郤缺说:“备陈之恩,重耳不敢忘也。”意思是说,准备好供品等待我的恩情,我重耳永远不会忘记。
- 词语结构
- 备陈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备”和“陈”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他对待客人总是备陈周到,让人感到非常受宠。2. 我们为了庆祝公司成立十周年,准备了一场备陈的盛大晚宴。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记忆技巧帮助记忆备陈这个成语:1. 将备陈拆分为备和陈,备可以联想到准备,陈可以联想到陈列。这样,备陈就可以理解为准备好供品等待。2. 可以将备陈与热情好客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位主人热情地准备好一切来接待客人。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备陈相关的成语,例如“备而不用”、“陈陈相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生日的时候,妈妈备陈了一桌好吃的,我非常开心。2. 初中生:为了迎接国际学校的交流活动,学校备陈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3. 高中生:为了庆祝毕业,我们准备了一场备陈的晚会,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美好的回忆。4. 大学生:我在家乡过年的时候,家里备陈了很多特色美食,迎接亲朋好友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