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凛寒的词语解释
凛寒的意思
拼音:lǐn hán    注音:ㄌㄧㄣˇ ㄏㄢˊ
使用场景
凛寒一词多用于描写寒冷的气候,也可以用来形容冷酷无情的人或环境。在写作、演讲或口语表达中,可以用凛寒来增强寒冷气氛的描写,或者用来形容某人的态度冷漠、无情。
例句
1. 冬天的北方经常有凛寒的天气,人们要多穿衣服保暖。2. 那个冷漠无情的人对待别人总是如同凛寒一般。3. 演员的精彩表演让观众感受到了凛寒的气氛。
基本含义
形容寒冷刺骨,令人感到严寒的气候或气氛。
基本解释

寒冷。《白雪遗音·马头调·冬景》:“朔风动起,透体凛寒,帝自怯衣单。”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凛寒相关的成语,如凛冽寒风、凛冽寒意等,加深对寒冷气候和寒冷氛围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的早晨,我走出家门,感受到了凛寒的寒风。2. 初中生:寒假里,我去北方旅游,遇到了凛寒的天气,很冷。3. 高中生:在那个凛寒的冬天,他的冷漠态度让我感到心寒。
故事起源
凛寒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篇》中,原文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凛冽其寒也,来风其温也。”意思是说,白天工作,晚上休息,感受到的严寒是因为太阳下山了,而吹来的风是因为太阳升起了。这里的凛寒形容天气寒冷,给人一种刺骨的感觉。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凛寒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身处一个严寒的冬天,寒风刺骨,身体感到凛冽的寒意,这样就能够记住凛寒的含义。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凛寒是由形容词“凛”和名词“寒”组成的成语,凛意为严寒、冷峻,寒意为寒冷。凛寒形容寒冷的气候或气氛,给人以严寒刺骨的感觉。
(0)
诗文中出现“凛寒”的诗词

送李公恕赴阙

君才有如切玉刀,见之凛凛寒生毛。

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

用违其才志不展,坐与胥史同疲劳。

忽然眉上有黄气,吾君渐欲收英髦。

立谈左右皆动色,一语径破千言牢。

我顷分符在东武,脱略万事惟嬉遨。

尽坏屏障通内外,仍呼骑曹为马曹。

君为使者见不问,反更对饮持双螯。

酒酣箕坐语惊众,杂以嘲讽穷诗骚。

世上小儿多忌讳,独能容我真贤豪。

为我买田临汶水,逝将归去诛蓬蒿。

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

(0)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

苏、陈甥舅真冰玉,正始风流起颓俗。

夫人高节称其家,凛凛寒松映修竹。

鸡鸣为善日日新,八十三年如一晨。

岂惟家室宜寿母,实与朝廷生异人。

忘躯徇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不须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尔。

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馀。

他年太史取家传,知有班昭续《汉书》。

(0)

念奴娇.咏月

素娥睡起,驾冰轮碾破,一天秋绿。

醉倚高楼风露下,凛凛寒生肌粟。

横管孤吹,龙吟风劲,雪浪翻银屋。

壮游回首,会稽何限修竹。

今夜对月依然,尊前须快泻,山头鸣瀑。

吸此清光倾肺腑,洗我明珠千斛。

只恐蝉娟,明年依旧,衰鬓先成鹄。

举杯相劝,为予且挂团玉。

(0)

寒夜有怀

浩浩夜气长,霜气凛寒衾。

思来乍如发,缭绕不可寻。

清梦倏飞越,山海何崇深。

孤月悬青松,鹤子多奇音。

户牖洞开豁,中有绿绮琴。

(0)

寿纳言许惺初七帙

鹤驭与鸾骖,宁闻剑履参。

何如铉鼎贵,更发蕊珠函。

今日矶边吕,当年柱下聃。

鸣琴单父记,飞舄尚方谙。

骢马金台骤,蝉貂柏府簪。

羊肠曾不顾,龙颔直教探。

如矢心何壮,颓纲力拟担。

因怀扇枕恋,不逐饱帆贪。

乐志长衡水,论才自杞楠。

枫宸思太岳,霜镜凛寒潭。

九列恒虚左,千寻立斗南。

景先真巨手,玄度故清谈。

鲁囧毛成锦,秦淮柳正毵。

纳言虞典重,优诏主恩覃。

漫尔前薪积,何妨晚蔗甘。

永贞爻用六,不朽事兼三。

兴替关黄绮,逍遥足翠岚。

登高大夫赋,中酒圣人耽。

谢傅庭生玉,陶公舆是篮。

云林馀硕果,火宅现优昙。

卿月秋光迥,文星爽气含。

麻姑能擘脯,青女亦传柑。

仙长颁真箓,天书降蔚蓝。

荣观四朝盛,雍拜五更堪。

有客咸歌郢,纷吾亦步邯。

宝刀情不浅,琼玖报犹惭。

开社香山后,论交若水涵。

蒲轮将有劝,莫倚挂瓢憨。

(0)

遗安轩杂咏

林屋小如舟,老鹤长似人。

昂藏立清晓,起舞玄羽新。

高标凛寒骨,羁孤向霜晨。

从来青田姿,蹁跹离风尘。

俯首谢轩车,不与鸡鹜驯。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