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洛阳耆英会的词语解释
洛阳耆英会的意思
拼音:luò yáng qí yīng huì    注音:ㄌㄨㄛˋ ㄧㄤˊ ㄑㄧˊ ㄧㄥ ㄏㄨㄟˋ
使用场景
洛阳耆英会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群年长者聚集在一起,进行知识交流、经验分享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有经验、有才华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难题。
例句
1. 每周二下午,我们的社区举办洛阳耆英会,让年长者们互相交流经验。2. 这个学术会议是一场真正的洛阳耆英会,集结了许多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
基本含义
指一群年纪较大但依然精神矍铄、才华出众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交流、学习和分享经验。
基本解释

宋 文彦博 与 富弼 、 司马光 等聚集 洛阳 高年者共十三人(一说十一人)置酒相乐,称“洛阳耆英会”。《宋史·文彦博传》:“﹝ 文彦博 ﹞与 富弼 、 司马光 等十三人,用 白居易 九老会故事,置酒赋诗相乐,序齿不序官。为堂,绘像其中,谓之‘洛阳耆英会’,好事者莫不慕之。” 宋 司马光 《洛阳耆英会序》:“昔 白乐天 在 洛 与高年者八人游,时人慕之,为九老图传於世。 宋 兴, 洛 中诸公继而为之者凡再矣。皆图形 普明 僧舍。 普明 , 乐天 之故第也。 元丰 中, 文潞公 留守 西都 , 韩国 富公 纳政在里第;自餘士大夫以老自逸於 洛 者,於时为多。 潞公 谓 韩公 曰:‘凡所谓慕於 乐天 者,以其志趣高逸也,奚必数与地之袭焉。’一旦悉集士大夫老而贤者於 韩公 之第,置酒相乐,宾主凡十有一人,既而图形 妙觉 僧舍,时人谓之‘洛阳耆英会’。”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洛阳这个古城的历史文化,以及洛阳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影响。还可以学习关于耆英文化和尊老敬老的传统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参加洛阳耆英会,和年长者们一起学习知识。2. 初中生:在洛阳耆英会上,我见到了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他们给了我很多学习上的建议。3. 高中生:洛阳耆英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年轻人可以向年长者们请教,获取更多的人生经验。
故事起源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的古都,曾经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耆英会的故事起源于洛阳,因为洛阳有许多贤人、才子和学者,他们在一起交流学问、分享经验,共同进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洛阳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才聚集的情景。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洛阳这个地名和耆英这个词的意思,形象地描绘洛阳耆英会的意境。可以想象一群年长者聚集在洛阳的古城中,互相交流、学习和分享经验的场景。
词语结构
洛阳耆英会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地名“洛阳”和名词“耆英”以及动词“会”组成。其中,“洛阳”表示地点, “耆英”表示特定群体, “会”表示聚集在一起。
详细解释
洛阳耆英会是由“洛阳”、“耆英”和“会”三个词组成的成语。洛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耆英指的是年纪较大但精神矍铄、才华出众的人,会表示聚集在一起。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群年长者的智慧和经验,他们相互交流、学习和分享,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0)
诗文中出现“洛阳耆英会”的诗词

满江红·其二寿范潼川并序

梦绕家山,曾访问、鹤林遗迹。

见老鹤、翩跹飞下,方瞳如漆。

蕙帐香消形色静,玉笙吹彻丰神逸。

梦醒来、忽记鹤归时,翁生日。南陌杖,东山屐。

红楼酒,青霄笛。料中梁何似,涪江今夕。

君不见洛阳耆英会,花前雅放诗闲适。

独北都、留守未归来,七十一。

(0)

满江红·梦绕家山

梦绕家山,曾访问、鹤林遗迹。
见老鹤、翩跹飞下,方瞳如漆。
蕙帐香消形色静,玉笙吹彻丰神逸。
梦醒来、忽记鹤归时,翁生日。
南陌杖,东山屐。
红楼酒,青霄笛。
料中梁何似,涪江今夕。
君不见洛阳耆英会,花前雅放诗闲适。
独北都、留守未归来,七十一。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