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淹延常用于描述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等。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扩展的速度和范围超出了原本预期或控制的范围,比如疾病的传播、问题的扩大等。
- 例句
- 1. 洪水淹延了整个村庄,许多人无家可归。2. 疫情迅速淹延,政府采取了紧急措施进行防控。3. 这个问题本来只是个小小的矛盾,没想到却淹延到了整个公司。
- 基本含义
- 指水势泛滥,泛指灾害蔓延或事物无法控制地扩展。
- 基本解释
(1).长久。 唐 黄滔 《祭陈侍御峤》:“莫不 汉 帷驻策, 薛 石留牋,从容渥泽,宠异淹延。” 元 郝经 《老马》诗:“岁月淹延官路杳,风尘荏苒塞垣深。”
(2).拖延。《金史·佞幸传·李通》:“太师 梁王 连年南伐,淹延岁月。”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克谨》:“其能淹延数岁,直至戊申而后失国,亦云幸矣。”
(3).指疾病缠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不幸染尘疾,风散难医治,淹延近一岁。”《西游记》第六八回:“近因国事不祥,沉疴伏枕,淹延日久难痊。”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成语,如“泛滥成灾”、“水泄不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洪水淹延了农田,庄稼都被水淹没了。2. 初中生:这场疫情淹延到了全国各地,我们必须做好防护。3. 高中生:这个问题本来只是个小小的矛盾,没想到却淹延到了整个学校,引起了大规模的冲突。
-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十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昭公在位时,国内发生了大水灾,淹没了庄稼和村庄,人们无法控制水势,导致灾害蔓延无法收拢。从此,人们用“淹延”来形容水灾或其他灾害蔓延无法控制的情况。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淹延”与水灾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大水泛滥,无法控制地蔓延,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动词。
- 详细解释
- 淹延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水灾或其他灾害蔓延无法控制的情况。它强调了事物扩展的速度和范围,常常带有负面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