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用来指责那些虚伪、奉承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场合或者工作环境中使用,表达对某人言行虚伪的不满。
- 例句
- 1. 他总是伊蒲供,说一套做一套,根本靠不住。2. 这个人很会伊蒲供,表面上对你很好,背地里却捅刀子。
- 基本含义
- 指用伪善的言辞或表面的恭维来迎合他人,以图取得对方的欢心或好处。
- 基本解释
(1).素食供品。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三折:“都归一个空,只有那伊蒲供。” 明 杨慎 《仁祠》:“《汉书·明帝纪》:‘以助仁祠伊蒲之供。’仁祠,僧寺也。伊蒲供,斋食也。” 明 杨慎 《伊兰赋》:“ 西域 有伊兰以为佛供即此,《汉书》所谓伊蒲之供。”
(2).泛指素食。 明 屠隆 《昙花记·法眷聚会》:“大人云游远去,久缺甘旨之欢,证道归来,止享伊蒲之供,抱愧无地,不孝通天。”参见“ 伊蒲饌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虚伪相关的成语,如“虚与委蛇”、“口是心非”等,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伊蒲供的人,总是夸奖别人,但其实并不是真心的。2. 初中生: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伊蒲供,对老师说一套做一套,大家都不喜欢他。3. 高中生:这个政客是一个典型的伊蒲供者,他总是口是心非,说的话根本靠不住。
- 故事起源
- 关于伊蒲供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但是它的意义可以从“伊蒲”和“供”这两个词的本义来理解。伊蒲是一种水生植物,外表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它没有任何价值。供则是指向他人表示尊敬或奉献的行为。将这两个词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伊蒲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用虚伪的言辞来迎合他人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伊蒲供”与虚伪的人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片伊蒲花丛中,表面上对花儿表示尊敬和奉献,但实际上对花儿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贡献。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其中“伊蒲”作为形容词修饰“供”。
- 详细解释
- 伊蒲供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伊蒲”指的是一种伪善的植物,而“供”则是指向他人表示尊敬或奉献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们用虚伪的言辞或表面的恭维来迎合他人,以图取得对方的欢心或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