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聪明、机智,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 例句
- 1. 他真是个东海公,遇到任何问题都能迅速找到解决办法。2. 那个孩子聪明机智,真是个小东海公。
- 基本含义
- 指聪明、机智的人
- 基本解释
(1). 隋 末农民起义军将领 高士达 自称之号。《旧唐书·窦建德传》:“ 士达 自称 东海公 ,以 建德 为司兵。”
(2). 清 代诗人 黄遵宪 自署之号。 钱仲联 《黄公度先生年谱》:“ 黄先生 遵宪 ,字 公度 ,别署 观日道人 、 东海公 ……”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一鸣惊人”、“出类拔萃”等,来扩展对聪明、机智的形容词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是我们班的东海公,他每次都能快速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 初中生:我觉得爸爸真的很聪明,他就像一个东海公一样,总能帮我解决难题。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像东海公一样聪明机智,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 故事起源
- 东海公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后来在《列子》等文献中也有记载。这个故事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用来表达人们对聪明智慧的追求。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东海公”与聪明、机智的形象联系起来,例如想象一个乌鸦聪明地帮助渔夫找回芹菜的场景,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东海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东海”表示地名,而“公”表示聪明、机智的人。
- 详细解释
- 东海公是指聪明、机智的人。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东海公献芹》,讲述了一只聪明的乌鸦为了答谢渔夫的好意,帮助渔夫找回了丢失的芹菜。因此,东海公成为了形容聪明机智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