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汹涌翻腾。 唐弢 《<许广平忆鲁迅>序》:“冷静、沉着、坚忍的 鲁迅 先生的性格里面,别有一种潜在的热情,一股看不见的踊腾奔突着的在地下运行的暖流。”
(2).谓物价飞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战争期间,商贾操纵物价,任意踊腾。”
- 基本含义
- 形容精神振奋,兴致高涨。
- 详细解释
- 踊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踊”意为跳跃,第二个字“腾”意为飞升。结合在一起,表示精神振奋,兴致高涨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情绪或精神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对某种事物感到非常激动或兴奋。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当时,吴起是秦国的将领,他在一次战斗中,率领秦军击败了敌人,取得了胜利。战后,吴起的士兵们兴奋得像踏浪而行,跳跃着向前,形成了一个壮观的场面。这个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就形成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语 + 踊腾
- 例句
- 1. 他听到自己的歌曲在电台播放时,心情踊腾。2. 学生们在领奖时,脸上洋溢着踊腾的喜悦之情。
- 记忆技巧
- 将“踊腾”与跳跃、飞升的形象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兴致相关的成语,例如“兴高采烈”、“喜出望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游乐场里的大型过山车,小明的心情踊腾。2. 初中生:听到自己参加的比赛获得第一名时,小红感到踊腾的喜悦之情。3. 高中生:考上心仪的大学后,小李的内心踊腾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