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正节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诱惑、压力或困难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准则。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坚定意志,也可以用来劝告他人保持正直和忠诚。
- 例句
- 1. 他在面对诱惑时始终保持正节,赢得了大家的尊重。2.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坚守正节,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 基本含义
- 指坚守正道,不屈服于外界诱惑,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 基本解释
(1).谓使举措合乎分寸。《六韬·文韬》:“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伪。”
(2).正直的节操。 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列士所以建节者,义也。正节立,则丑类代。” 宋 贺铸 《小重山》词:“正节号清狂,苧萝标韵美,倚新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忠诚”、“正直”等,以加深对正节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不做作业的时候也要保持正节,不偷懒。2. 初中生:面对同学的嘲笑,我坚守正节,不随波逐流。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要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理想,保持正节。4. 大学生:在工作中,我要遵守职业道德,保持正节,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 故事起源
- 正节的故事起源于《汉书·贾谊传》。据传,贾谊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经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和信任。然而,当汉武帝逝世后,贾谊的地位开始受到挑战。有人向贾谊传递了一个可以让他重获宠爱的消息,但条件是他要背叛自己的原则和忠诚。贾谊坚决拒绝了这个提议,坚守了自己的正直和忠诚,因此被后人称为“正节”。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正节”与坚守原则和道德准则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时,坚定地站在正直的道路上,保持自己的高尚品德和行为。
- 词语结构
- Subject + 正节
- 详细解释
- 正节是由“正”和“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正”表示正确、正直,指遵守道德准则和原则;“节”表示节操、节制,指在面临诱惑或困难时保持自我约束。正节强调一个人在道德和行为上保持高尚、坚守原则,不受外界诱惑和压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