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广博,知识面宽泛,能够应对各种问题和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学科或领域的知识丰富,涵盖面广。
- 例句
- 1. 他的知识面真是昌博,无论什么话题都能和他畅谈。2. 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个昌博的学者,他对各个领域的研究都有深入的了解。
- 基本含义
- 博学多才,广泛知识
- 基本解释
广博,博大。 明 唐顺之 《与杨朋石祠祭书》:“所示诸文,皆清新紆徐,有作者之意;宜更浑雄以畜之,昌博以发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昌黎这个历史人物的事迹,以及他为何能够被任命为大司寇,了解更多关于学识广博的人物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成为一个昌博的人,不仅学好语文数学,还要学音乐和绘画。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努力学习,才能成为昌博的人,将来才有更多的机会。3. 高中生:我觉得昌博的人很厉害,他们不仅知道很多知识,还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追求的是昌博的知识,希望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 故事起源
- 昌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十四年》。当时,鲁国的一个叫昌黎的人,因为他的学识广博,被鲁僖公任命为大司寇。他的学识和才能使他成为了鲁国的重要官员,从而形成了“昌黎昌博”的说法。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昌博”这个词拆分为两个部分,昌和博,昌字的上面有一点,可以用来表示知识面广博,而博字中的一横代表广泛,所以昌博可以联想到一个人的知识广博,学识丰富。
- 词语结构
- 昌博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昌博形容一个人的学识广博,知识丰富,能够涉猎多个领域,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