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后旌 ”。后车。《文选·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幸承光诵末,伏思託后旍。” 李善 注:“后旍,犹后乘也。”旍,一本作“ 旌 ”。
- 基本含义
- 后旍是指后来居上,后起之秀。
- 详细解释
- 后旍是由“后”和“旍”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后”表示在时间上或地位上处于后面的意思,“旍”是旗帜的意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后来者能够超越前辈,表现出色,成为佼佼者。
- 使用场景
- 后旍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后来的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超越了前辈,成为佼佼者。可以用于赞美那些通过努力和才华,从而在某个领域中脱颖而出的人。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则故事。当时,晋国有一个年轻人叫做周献公,他的父亲是晋文公。周献公年轻时,非常聪明而且勇敢,因此被人们寄予厚望。有一天,晋文公召见了周献公,问他:“你认为你能够超过我吗?”周献公回答说:“我会超过您的。”于是,晋文公将自己的旗帜给了周献公,寄予了厚望。后来,周献公果然超越了他的父亲,在晋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后来的人能够超越前辈,成为佼佼者。
- 词语结构
- 后旍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是后旍之才,一出道就获得了各界的认可。2.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是真正的后旍,他在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后旍”这个成语与“后起之秀”这个短语进行联系,因为它们的意思相似。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和使用这个成语,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后来居上”、“后起之秀”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成语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后旍,他在各个科目中都是最好的。2. 初中生:她是后旍之才,她的画作在全市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3. 高中生:他是真正的后旍,他在高考中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成绩。4. 大学生:这个年轻的企业家是后旍,他的公司在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