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即心即佛的词语解释
即心即佛的意思
拼音:jí xīn jí fó    注音:ㄐㄧˊ ㄒㄧㄣ ㄐㄧˊ ㄈㄛˊ
基本解释

亦作“ 即心是佛 ”。佛教禅宗谓本心即佛,明心见性即是成佛。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諭。’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景德传灯录·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十五·十八重地狱》:“佛氏以即心是佛、妄行为业,皆目前者也。”

英文翻译

1.The Buddha is in the heart.

基本含义
即心即佛,意为心与佛不分离,即心即佛的境界。表示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要将心与佛融为一体,心中有佛,佛在心中。
详细解释
即心即佛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强调修行者应该将内心与佛法融为一体,实现心与佛的合一。即心即佛的境界意味着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要将佛的教诲与教义融入到自己的内心,将佛的智慧和慈悲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只有当修行者能够将心与佛合一,才能真正体验到佛教所追求的解脱和觉悟的境界。
使用场景
即心即佛一词通常用于佛教讲解、佛学研究、修行指导等场景。同时,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向他人表达自己正在修行中将佛法融入生活的决心和信念。
故事起源
即心即佛这个成语起源于佛教经典《楞严经》。其中有一段话:“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若众生能即心即佛,则皆成佛。”这句话强调了每个众生都有成佛的潜力,只要能够将心与佛合一,就能实现成佛的境界。
词语结构
即心即佛的结构是“即心即佛”。其中,“即”表示“就是”,“心”表示内心,思想,意识,“佛”表示佛法,佛教,佛陀。
例句
1. 修行者要时刻保持“即心即佛”的境界,将佛法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2. 只有当我们能够将心与佛合一,才能真正体验到“即心即佛”的境界。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即心即佛”与佛教修行的理念联系起来,理解成心与佛的合一,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佛教的修行理念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佛教的教义和经典,了解更多关于即心即佛的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能够在学习中即心即佛,将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中。2. 初中生:即心即佛的境界需要长时间的修行和实践,我会努力向这个目标靠近。3. 高中生:即心即佛的理念提醒我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善良,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4. 大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会用即心即佛的态度来应对,保持自己的坚持和勇气。
(0)
诗文中出现“即心即佛”的诗词

大乘赞十首·其四

报你众生直道,非有即是非无。

非有非无不二,何须对有论虚?

有无妄心立号,一破一个不居。

两名由尔情作,无情即本真如。

若欲存情觅佛,将网山上罗鱼。

徒费功夫无益,几许枉用功夫。

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一切不憎不爱,遮个烦恼须除。

除之则须除身,除身无佛无因。

无佛无因可得,自然无法无人。

(0)

葛通判请益非心非佛因缘以偈示之

即心即佛眉拖地,非佛非心双眼横。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0)

普陀山前寺联

即心即佛,但从彼岸问迷津,渡头宝筏开时,慈航有路;

是色是空,诚向兹山瞻法相,洞口祥云护处,变化无方。

(0)

颂古六首·其一即心即佛

即心即佛,铁牛无骨。戏海狞龙,摩天俊鹘。

西江吸尽未为奇,火里生莲香拂拂。

(0)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八

即心即佛,狐狸恋窟。非心非佛,当机放出辽天鹘。

马大师等闲向虚空里抛个题目,经今五七百年,更无一人描写得著。

(0)

偈颂六十五首·其五十八

即心即佛也揖出,非心非佛也揖出。

地转天回岂等闲,即知此物非他物。

以此显追崇,决定当超越。

次回阴骘保家堂,自然福寿永无双。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