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凛慄的词语解释
凛慄的意思
拼音:lǐn lì    繁体字:凛慄    
使用场景
凛慄常用于形容人在面临恐惧、极度寒冷或突发事件时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在文学作品中,凛慄也常用于描绘紧张、恐怖的氛围。
例句
1. 在严寒的冬天,他的身体因为寒冷而凛慄。2. 看到那个恐怖的画面,我不禁凛慄起来。
基本含义
形容因寒冷、恐惧或惊慌而感到身体发抖,心神不宁。
基本解释

1.严寒;冷得发抖。 唐 杜甫 《北征》诗:“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儘衣笥中所藏,躡毡鞾,犹凛慄不自持。”
2.亦作“ 凛栗 ”。恐惧;惊恐。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民事瘟神谨,巫为阴廡复屋,塑刻诡异,使祭者凛慄,疾愈众。” 茅盾 《动摇》十二:“ 方太太 分明看见那臃肿痴肥的身体悬空在一缕游丝上,凛栗地无效地在挣扎。”
3.引申为冷峻而令人敬畏。 清 方文 《宋遗民咏·王鼎翁炎午》:“创为生祭文,辞义何凛慄。”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凛慄相关的成语,如“战栗”、“惊恐”等,以扩展对于恐惧、寒冷等情感的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寒冷的冬天,我站在风中凛慄。2. 初中生:听到突然的爆炸声,我感到一阵凛慄。3. 高中生:看到那个恐怖的场景,我不由得凛慄起来。4. 大学生及以上:面对未知的挑战,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凛慄之感。
故事起源
凛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故事讲述了吴起在齐国出使时,齐国国君因吴起的才智而感到威胁,于是派人将吴起囚禁在一个极端寒冷的地方。吴起在严寒中身体发抖,但仍然保持着坚定的意志。这个故事形象地描述了吴起在极端环境下的坚毅和冷静。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凛慄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极冷的地方,寒风刺骨,身体不由自主地发抖,这样就能够联想到凛慄的含义。
词语结构
凛慄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凛慄是由“凛”和“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凛指严寒、寒冷,慄指发抖、战栗。凛慄形容人因寒冷、恐惧或惊慌而感到身体发抖,心神不宁。
(0)
诗文中出现“凛慄”的诗词

北征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

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新归且慰意,生理焉能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

仰观天色改,坐觉祅气豁。

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

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

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

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军请深入,蓄锐何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

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

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

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埽洒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0)

尤母金孺人七十寿

源泉澄幽深,浑浑流清白。

巨岩蟠洪柯,亭亭茂松柏。

缅彼尤子母,平生抱奇节。

生子能文章,幽光讵磨灭。

七十寿小春,寄言心素折。

淑质育名门,懿行践贤迹。

妇德钦夙成,于归卜尤吉。

浙东联北平,门楣缡远结。

舅时副总戎,桓桓列棨戟。

族盛家政繁,坐理无纷剧。

先意承朝昏,器使良楛别。

舅曰妇贤能,母心愈凛慄

盛衰多倚伏,卓识超巾帼。

相夫终明经,高蹈乐泉石。

愿偕冀缺妻,韬光馌阡陌。

所天遽不禄,素志增呜咽。

痛欲随九京,肝肠免碎裂。

顾兹柩下儿,大义难决绝。

习苦励熊丸,画荻寸阴惜。

阀阅惧衰谢,督责心转迫。

齑粥潜辛酸,寒灯照孤孑。

坚此铁石心,冀子成名切。

孟仁激母教,感痛奋自策。

精理研纤微,摛毫祛诡谲。

忆昨战秋闱,立可彰母烈。

风翮碍九霄,霜蹄偶一蹶。

造物位杰士,不拘寻常格。

学使采笃行,排众独超擢。

行当荐九重,功业难意决。

有子既不群,足以慰畴昔。

况母寿无期,甘脆陈瓜瓞。

积厚自流光,谁曰非母泽。

(0)

金殿

言寻鹦鹉庵,乃在凤山侧。

石磴引途长,筠舆穿箐密。

初地峙山门,重关辟香域。

佛亦专城居,崇垣势崱屴。

眼明见花宫,照耀黄金色。

谁凿铜山穴,来构梵王室。

参差万瓦明,磨砻两楹植。

藻井与疏寮,玲珑胜雕刻。

中奉武当神,玉座颇莹拭。

庭前五丈竿,大旗飏落日。

居然范金为,非是通帛质。

穹碑屹两旁,大书夸撰述。

经始万历中,甲辰首载笔。

伟哉陈中丞,持节抚南国。

勇略伏猓獠,余威詟爨僰。

三宣设八关,屯兵备缅贼。

雄才足筹边,韦李乃其匹。

惜哉侈心生,未免留口实。

铜柱马援置,铜鼓武侯勒。

克敌扬天威,岂恃象教力。

况当神庙年,中外困掊克。

殿工筹度支,矿使遍南北。

滇中增贡金,数比旧额溢。

辇石充山庄,购象备扈跸。

要荒肆徵求,帑缗糜千亿。

以兹六诏民,愁叹废力穑。

中丞亦慈祥,宝井役请息。

乞哀一纸疏,读者尚心恻。

奈何侈兴筑,物力不遑恤。

竭此三品金,空为十地饰。

即今厄红羊,战场浩荆棘。

昆池灰再飞,阿房火未熄。

兹殿类灵光,巍然可登陟。

窗轩稍零落,父老为哽恧。

醵金累锱铢,鸠工庀堂阈。

毋使大厦倾,谓是明神式。

我意独不然,狂论众所嫉。

不见民苦饥,老稚葬沟洫。

厂废鼓铸穷,那能振万镒。

佛开甘露门,断臂且舍得。

何惜方丈地,借为救荒术。

巨炭炽红炉,新模就赤仄。

弹指千万缗,散以助耕织。

鸿嗷得栖迟,鹑衣救凛慄

徐议销兵气,农器铸亦亟。

斯事实便民,余岂贪货殖。

神鬼如有灵,罪谪誓不怵。

(0)

入鸣水洞循源至山上

崇山蓄灵泉,万古去不息。

潴为百斛深,散入千渠溢。

其东汇民田,又北寻山腋。

断崖如破瓜,飞瀑中荡激。

大声或雷霆,细者亦竽瑟。

末流垂半山,十里见沸白。

得非拖天绅,常恐浮地脉。

吕梁丈人老,尚与汨偕出。

我欲蹋惊湍,下穷龈腭石。

惜哉意徒然,属此岁凛慄

安得汝南周,断取白蛟脊。

归之龙泉峰,山门夜喧席。

(0)

苦寒行

句芒司春懦不职,纵使玄冥氧凌轹。

三冬肃杀归尔时,长物岂容长凛慄

北风吹水冰成梁,急雷盖地云翻墨。

坐令贫士高掩扃,安得重裘代絺绤。

春泥漫漫薪不属,破灶无烟愁四壁。

饥吟拥鼻涕流澌,皲指结衣僵欲直。

水南水北多高士,去作达官金马客。

朱门碧瓦照通都,耻著麻衣羡狐白。

问余何为不录录,反老抱关守甔石。

十日春寒何所觊,坐想朝阳生屋隙。

愿将挟纩同斯人,杜陵大厦无由得。

南荣炙背直万钱,燠燠此衣安且吉。

(0)

夜宿毗陵驿前

寒雨滴滴晴未晴,狂飙夜深作雷鸣。

蓬窗衾裯凛慄生,客子不寐听打更。

更长辗转梦屡惊,揽衣起坐坐复行。

䑃朦月色河水明,驿楼突兀城峥嵘。

悄然孤影诗自成,家僮正作鼾睡声,此时此夜难为情。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