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升火的词语解释
升火的意思
拼音:shēng huǒ    注音:ㄕㄥ ㄏㄨㄛˇ
基本解释

生火。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二章:“就这样--我去买菜,你快升火。” 王西彦 《风雪》五:“到达火车站时,机车已经升火待发了。”

反义词

点火、灭火

基本含义
指火势上升,比喻情绪或怒气逐渐增长,达到极点。
详细解释
升火是由火势上升而来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怒气逐渐增长,达到极点。这种情绪的升高往往会导致冲动、激动或爆发。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升火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怒气逐渐升高,无法控制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生气、愤怒、激动等情绪的爆发。
故事起源
升火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火葬的习俗。古代人认为火葬可以使人的灵魂升天,因此火葬时要烧得很旺。后来,人们将火葬中的火势上升的场景比喻为人的情绪升高,形成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动词“升”和名词“火”组成。
例句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情绪升火了。2. 我劝他不要再和他争论,怕他升火。3. 她生气的样子,眼睛都快升火了。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火葬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火势逐渐上升的情景,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情绪和怒气相关的成语,如“怒火中烧”、“怒不可遏”等,以丰富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生气的时候,眼睛都快升火了。2. 初中生:老师讲了很多次了,他还是不听,真是让人升火。3. 高中生:考试前,大家都很紧张,有些同学情绪升火了,甚至发脾气。
(0)
诗文中出现“升火”的诗词

东台

迢迢云水涉峰峦,渐觉天低宇宙宽。

东北分明睹大海,西南咫尺望长安。

圆光化现珠千颗,耸日初升火一团。

风雨每从岩下起,那罗洞里有龙蟠。

(0)

三辰砚屏歌

天小紫,日淡红,月光正与日相通。

一星雪白大于黍,走近月旁无半武。

吾闻三辰不并明,如何日中见月星。

霜后梨花定非瑞,春秋获麟不应贵。

君不见八月十五夜向晨,东方亭亭升火轮,西有玉李伴金盆。

是时三辰正如许,君不著眼君莫论。

吾家大阮嗜文字,看书到晓那能睡。

三辰并光射窗几,影落砚屏不容洗。

就中月轮景特奇,桂树可数叶与枝。

炯如秋水涵荇藻,天巧此岂人能为。

怀璧未为罪,借书未为痴。

公当十袭古锦帕,如何传玩十手把,不防夜半有力者。

(0)

过白土岭望见芙蓉峰七八峰最东一峰特奇里人名为芙蓉尖云

看山须是高处看,低处看来元不见。

君看矮子仰高人,只识长身那识面。

今晨雨止升火轮,一光销尽千山云。

千山数日眼中失,今晨头角都争出。

初登峻岭也心惊,上到绝顶忽眼明。

天外数枝青玉笔,飞入锦囊寒突兀。

问来还是芙蓉尖,阔开两窗高捲帘。

(0)

满庭芳.赴登州黄箓大醮

松柏岩前,烟霞洞里,清风吹动灵苗。

升火降,大药自然烧。

歌舞相陪童稚,利名弃、不让渔樵。

忘人我,清贫为乐,怕底是尘嚣。

人来求追荐,千言万语,苦苦相邀。

便加持斋戒,遥拜云寮。

祷告重阳师父,救亡灵、得上青霄。

鸾鹤引,孤魂滞魄,相从总逍遥。

(0)

玉炉三涧雪.藏头

引卧于宁海,将宜甫为凭。

交霞友做雪朋,郎分明为证。

定便除色欲,神玄牝清澄。升火降两相吞。

内敢言游泳。

(0)

金莲堂.俗惜黄花藏头

传心悟。中堪睹。婴娇并女姹。会封门户。

灭更虫销,木相交做。事绝,财不觑。内个中主。

从识汝。升火降自是,丹阳坚固。

往与今来人,谁肯慕。子明通玄路。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