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一种用米粉制作的食品。《仪礼·既夕礼》“四籩,枣糗栗脯” 汉 郑玄 注:“糗,以豆糗粉饵。” 宋 范成大 《祭灶词》:“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鬆粉饵团。” 清 赵翼 《真州萧娘制糕饼最有名》诗:“带得脂香价便高,一奩粉饵入风骚。”
- 基本含义
- 指用粉状的饵料来诱捕鱼类,比喻用诱饵或手段来引诱别人上当。
- 详细解释
- 成语“粉饵”源自于捕鱼的技巧。捕鱼者用面粉等制成粉状的饵料,放在水中以引诱鱼类上钩。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用诱饵或手段来引诱别人上当。比喻利用花言巧语、奸诈手段等诱使别人上当受骗。
-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成语“粉饵”来形容某些人利用欺骗、诱导等手段来骗取他人的信任或利益。例如,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在商业交易中使用虚假宣传手段来吸引顾客购买产品,或者形容某人通过谎言和花言巧语来欺骗他人。
- 故事起源
- 成语“粉饵”最早出现在明代李时中的《饮冰室诗话》中。据说,在古代,有一个叫做李阿宝的人,他是一个非常善于利用欺骗手段来骗取他人财物的人。有一次,他用面粉制成粉状的饵料,放在河中,引诱鱼类上钩,从而获得了大量的鱼。后来,人们就用“粉饵”来形容他的欺骗手段。
- 词语结构
- 成语“粉饵”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总是用各种花言巧语来诱骗别人,简直就是个粉饵之徒。2. 这家公司通过虚假宣传吸引了很多顾客,可谓是用了粉饵的手段。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粉饵”与捕鱼的画面联系起来,想象一下捕鱼者用面粉制成的粉状饵料放在水中,鱼类被引诱上钩的情景。这样,会更容易记住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与成语“粉饵”相关的内容,可以了解一些关于欺骗手段和诱饵的故事和技巧。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诱人上钩”、“诱人入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美丽的谎言来诱骗同学们,真是个粉饵之人。2. 初中生:这家游戏公司通过虚假的广告诱骗玩家购买游戏道具,简直是个粉饵之徒。3. 高中生:他利用社交媒体上的假信息来欺骗他人,可以说是个粉饵专家。4. 大学生:有些公司通过虚假宣传来吸引投资者,这种粉饵手段是不能被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