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浩思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思考能力非常深刻、全面。可以用于形容学者、思想家、哲学家等有着广博知识和深远思考的人。同时,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在解决问题或者制定计划时,思考周密、全面。
- 例句
- 1. 他是一个浩思之人,总能给出深入的见解。2.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浩思来解决。
- 基本含义
- 形容思考深远、广博。
- 基本解释
犹遐想;畅想。 唐 韦应物 《西郊燕集》诗:“盛时易徂谢,浩思生飘颺。” 明 陈子龙 《嘉靖五子诗·王元美》:“博览亦汗漫,浩思何从衡。”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思考能力的成语,如“博览群书”、“博古通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一个浩思的小学生,喜欢读各种书。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未来的作文,我需要浩思一番。3. 高中生:他的思考非常浩思,总能给出独特的见解。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需要浩思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 故事起源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孟子和荀卿的一次辩论。当时,孟子在与荀卿辩论时,用了很多深入的思考和广博的知识,引起了荀卿的赞叹。荀卿对孟子说:“浩然之气,得之於此矣。”后来,人们将“浩然之气”与“思考深远、广博”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成语“浩思”。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浩思”与“思考深远、广博”联系在一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广阔的海洋旁边,思考着各种复杂的问题。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动词
- 详细解释
- 浩思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浩”指广大、辽阔,“思”指思考、思绪。合在一起,表示思考范围广阔、深入,思绪丰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