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厉揭的词语解释
厉揭的意思
拼音:lì jiē    注音:ㄌㄧˋ ㄐㄧㄝ
使用场景
厉揭常用于形容人们在批评、揭露某人或某事时,言辞严厉、直截了当,不避讳真相的行为。通常用于描述对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进行揭露和批评的情况,表达对不公正行为的谴责和不满。
例句
1. 他勇敢地厉揭了那个贪官的丑恶行径。2. 老师厉揭了同学们的懒惰和不负责任的态度。3. 记者用尖锐的笔锋厉揭了社会上的腐败问题。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严厉,揭露真相的行为。
基本解释

(1).涉水。连衣涉水叫厉,提起衣服涉水叫揭。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毛 传:“以衣涉水为厉,谓由带以上也。揭,褰衣也。” 宋 文天祥 《献州道中》诗:“躋攀上崖蹬,厉揭涉瀟瀨。” 清 曹寅 《秋饮》诗:“一勺波澜生,深浅各厉揭。” 清 赵翼 《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丹青真贋那得知,厉揭神情独可按。”
(2).指所受影响深浅不同。 汉 扬雄 《剧秦美新》:“侯卫厉揭,要荒濯沐。”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厉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直言不讳”、“揭竿而起”等,了解更多与言辞严厉、揭露真相相关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厉揭了同学们的不良行为,让大家都意识到了错误。2. 初中生:记者勇敢地厉揭了社会上的黑暗面,引起了公众的关注。3. 高中生:在辩论比赛中,选手们用言辞严厉的方式厉揭对方的漏洞和错误。4. 大学生:在学术讨论中,同学们互相厉揭对方的观点,以求达到更高的真理。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故事起源
关于厉揭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成语的起源与古代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价值观有关。在古代,言辞严厉、直言不讳被认为是一种勇气和正直的表现。因此,厉揭成为了一种表达对不公正行为的批评和揭露的方式。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厉揭”的技巧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用言辞严厉的声音揭开一个封闭的箱子,揭露其中的真相。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词语结构
成语“厉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厉”是形容词,表示言辞严厉;“揭”是动词,表示揭露、揭开。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详细解释
厉揭是由“厉”和“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厉”表示言辞严厉、严厉批评的意思;“揭”表示揭露、揭开的意思。因此,厉揭形容的是言辞严厉地揭露真相的行为。
(0)
诗文中出现“厉揭”的诗词

献州道中

三年戎服行,五岭文玉会。

跻攀上崖磴,厉揭涉潇濑。

十步九崎岖,山水何破碎。

坐令管仲小,自觉伯夷隘。

乃今来中州,万里如一概。

四望登原隰,桑麻蔚旆旆。

骅骝出清庙,过都真历块。

历历古战场,俯仰生感慨。

吾常涉重湖,东海际南海。

兹游冠平生,天宇更宏大。

心与太虚际,目空九围内。

男儿不出居,妇人坐帷盖。

反身以自观,须弥纳一芥。

以此处死生,超然万形内。

(0)

濠梁渡口

满掬沙尘影,泚然向此中。

鸥凫随俯仰,厉揭自西东。

寒暴恒愁雪,帆轻不问风。

潺湲如可听,孤梦恰能通。

(0)

云水山房

杖策云溪上,濯足云溪下。

由来故王孙,却是忘机者。

仰看鸢戾天,俯见鱼潜渊。

欲悟动静理,日到云溪边。

溪云时卷舒,溪水可厉揭

珍重溪居人,斯言或相契。

(0)

游飞来峰

久图山泽游,苦为风雨款。

惊雷破重阴,及晨光已显。

逶迤入幽深,厉揭度清浅。

灵山传飞来,合涧互回转。

萝垂手可扪,松高盖惟偃。

阳厓丹霞凝,阴洞苍雪满。

秀色如可揽,绝巘竟谁栈。

众窍因风号,群芳迟春衍。

追念平生欢,历历犹在眼。

匪无新相知,已少旧游伴。

老僧久见招,相携集閒馆。

解衣任盘礴,览物适萧散。

形忘虑则消,情至心莫展。

寄言同怀人,对酒歌勿缓。

(0)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二十一荷蒉

荷蒉者何,逃名卫地。宣尼鸣乐,闻音知意。

翩然出讽,比之厉揭。斯行斯言,果于忘世。

(0)

诗友作涉江采夫容触拨鄙思亦成一首

涉江采夫容,江水湿我衣。

厉揭不敢惮,将以遗所思。

所思不我见,持此将安归。

野花逞姿媚,众好纷莫违。

此物何足叹,但伤爱者稀。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