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称赞女子品德高尚、温柔善良、贞淑端庄。
- 例句
- 1. 她的品德淑善,备受大家的尊敬。2. 她温柔善良,贞淑端庄,真是个淑善的女子。
- 基本含义
- 指女子温柔善良、贞淑端庄。
- 基本解释
善良;贤惠善良。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顽凶不容於明世,则 管 蔡 无取私於父兄,而见任必以忠良,则二叔故为淑善矣。”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辞世之日,母不获抚,夫不及决,兄不得临,弟不得侍。天乎,淑善反以为罪乎!” 宋 叶适 《林伯和墓志铭》:“宜人尤淑善,听夫子所为,家事贫而理,宾友往来,门内和乐。”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府君墓志铭》:“而女子皆嫻於女红妇顺,出嫁名门,人咸称其淑善。”
- 延伸学习
- 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女子美德相关的成语,如“贞矣哉”、“贞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是一个淑善的女孩,总是乐于助人。2. 初中生:她的品德淑善,是我们班的楷模。3. 高中生:她温柔善良,贞淑端庄,真是个淑善的女子。4. 大学生:她不仅学业优秀,品德也淑善,是我们学校的榜样。
- 故事起源
- 淑善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描述了一个叫淑嫔的妃子的品德。“淑嫔”是宋国君主襄公的妃子,她温柔善良、贞淑端庄,备受君主的宠爱和尊重。后来,人们通过“淑嫔”来形容女子温柔善良、贞淑端庄的美德,逐渐形成了成语“淑善”。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淑善”与“淑嫔”联系起来,联想到古代君主对淑嫔的宠爱和尊重,从而记忆淑善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淑善是由“淑”和“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淑”指女子温柔善良、贞淑端庄的品质;“善”指善良、仁德的品德。淑善一词形容的是女子具备温柔善良、贞淑端庄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