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意会之言。 唐 张鷟 《游仙窟》:“君子不出游言,意言不胜再;娘子恩深,请 五嫂 等各製一篇。” 宋 王安石 《吾心》诗:“吾心童稚时,不见一物好。意言有妙理,独恨知不早。”
(2).宗旨。 清 嶷如居士 《<西游补>序》:“补《西游》,意言何寄?”
- 基本含义
- 意思表达清楚明白,言辞有力。
- 详细解释
- 意言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意为“意思表达清楚明白,言辞有力”。它强调了言辞的准确和有力,以及表达意思的清晰度。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形容一个人的言辞直接、明确,不含糊或含混。
- 使用场景
- 意言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说话方式,表示他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用词得当,不含糊或含混。它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口才好,能够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复杂的观点或感情。同时,它也可以用来指责一个人的话说得过于直接,甚至带有冒犯性。
- 故事起源
- 意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45年。当时,齐国的大夫子贡因为在朝廷上直言敢谏,受到了其他大臣的排挤和诋毁。然而,子贡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坚持说出自己的观点,言辞有力,不畏强权。后来,子贡的勇敢和直言不讳成为了后世称赞的对象,人们用“意言”来形容他的勇敢和直率。
- 词语结构
- 意言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意”是名词,表示思想、观念,而“言”是动词,表示说话、表达。通过结合这两个字,形成了一个表示清楚明白、言辞有力的成语。
- 例句
- 1. 他的演讲意言直接,令人印象深刻。2. 她在辩论中意言辞准,很快就说服了观众。3. 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意言自如的发言人来代表我们的观点。
-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意言”的技巧是将“意”和“言”这两个字的含义进行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用力地说话,言辞中充满了力量和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将“意言”理解为“有力的言辞”。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意言”相关的成语,如“意气风发”、“意犹未尽”等。这些成语都与表达和言辞有关,通过学习它们可以丰富你的汉语词汇,并提高你的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英语课上意言表达了我的观点。2.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意言明确,很容易理解。3. 高中生:我喜欢写作文,因为我可以用意言的文字表达我的想法。4. 大学生:在辩论比赛中,我们需要意言直接地陈述我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