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赐假的词语解释
赐假的意思
拼音:cì jiǎ    注音:ㄘㄧˋ ㄐㄧㄚˇ
使用场景
赐假一般在工作场所或者学校中使用。在工作场所,上级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需要,赐假给予员工放假,以奖励他们的努力和激励士气。在学校中,老师或者校长可以根据学生的请假申请或者特殊情况,赐假给予学生放假,以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
例句
1. 上司赐假给了我一个星期的假期,我打算去旅行放松一下。2. 学校赐假给学生参加比赛,以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准备和参加比赛。
基本含义
赐假是指上级或者有权机关给予某人休假或者假期。
基本解释

经皇帝批准而给与假期。《晋书·王国宝传》:“及弟 忱 卒, 国宝 自表求解职迎母,併奔 忱 丧,詔特赐假。”《南史·颜竣传》:“以父 延之 致仕,固求解职,赐假未发,而 文帝 崩问至。”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宴》:“我的夫人呵,昨已单本题请他的身后恩典,兼求赐假西归。未知旨意何如?”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赐假”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请假”、“假期”、“放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赐假给我去参加亲戚的生日派对。2. 初中生:因为生病,医生赐假给我休息一周。3. 高中生:学校赐假给我们参加志愿者活动,以提高社会责任感。4. 大学生:教授赐假给我进行科研实习,以扩展专业知识。
故事起源
赐假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员制度。在古代,皇帝或者高级官员可以根据下属的表现和需要,赐予他们放假。这种赐假可以是为了奖励和激励下属的工作,也可以是为了照顾下属的个人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赐假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用来给予某人休假或者假期。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赐假”:1. 将“赐”读作“cì”,可以联想到“赐予”的意思,表示给予、授予。2. 将“假”读作“jiǎ”,可以联想到“假期”的意思,表示休息、放假。3. 可以想象一个上级或者有权机关给予某人一个假期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赐假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赐”和名词“假”组成。动词“赐”表示给予、授予的意思,名词“假”表示休息、假期的意思。
详细解释
赐假是由上级或者有权机关根据某人的请假申请或者特殊情况下,给予该人放假的许可。这种放假一般是有限制的,可以是短暂的休息时间或者特定的假期。赐假可以是为了奖励个人的辛勤工作,也可以是为了应对个人特殊的情况,如疾病、家庭原因等。
(0)
诗文中出现“赐假”的诗词

赠太史李石鹿奉诏省觐·其一

汉廷射策谁能似,早擅文章董贾名。

久待金门同谒圣,亦曾春省共登明。

论交知己难为别,赐假宁亲不计程。

青鸟已传双白发,再逢甲子总含荣。

(0)

元宵用前韵

上元恩典岁重申,赐假经旬日自寅。

万井笙歌宫间羽,九街灯火夜为辰。

都人踏月真成队,国士观光合用宾。

明旦上林花一放,暖风先报玉京春。

(0)

送徐友赐假南归

黄阁元臣傍紫微,含情时序故乡违。

欣逢圣主貤恩诏,珍重清卿赐假归。

几世松楸承宝露,满山花鸟带春晖。

回看银汉苍龙御,长绕晴云五色飞。

(0)

赠太仆卿君辩侄孙告省南还·其一

十年频蹑望云亭,此日将情疏汉廷。

幸沐主恩优赐假,仍逢春色伴归宁。

采芳佩玉娱长道,纡紫拖金喜聚星。

遥忆仙杯传九酝,无由驾鹤下沧溟。

(0)

春日出郊

金钱赐假向郊园,半似咸京半洛原。

越弩射声逢校尉,秦筝度曲挟王孙。

斗鸡几过长陵下,盘马何来大夏门。

莫笑东方狂纵酒,谁能磬折负清尊。

(0)

赠太史陈平冈假归

同为金马客,羡子洛阳才。

春日联华省,奎躔接上台。

承恩□管暇,赐假彩衣回。

白发开芳宴,长生王露杯。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