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流动而无定籍的户口。《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三年》:“窃见乡村浮户,非不勤稼穡,非不乐安居。” 胡三省 注:“浮户,谓未有土著定籍者;言其蓬转萍流,不常厥居,若浮泛於水上然。”《明史·徐贞明传》:“天下浮户依富家为佃客者何限,募之为农而简之为兵。”
- 基本含义
- 指居住在水上的房屋,也比喻生活无着,没有固定住所。
- 详细解释
- 浮户原指居住在水上的房屋,由于没有固定住所,生活无着,常常受到风浪的影响。后来,这个词逐渐引申为指没有固定住所的人,或形容生活无常,没有安定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流浪者、无固定住所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生活无常的状态。
- 故事起源
- 浮户原指居住在水上的房屋,这是因为古代中国许多地区地势低洼,经常受到洪水的威胁。为了逃避洪水,人们建造了浮屋,以便在水上生活。这种特殊的居住方式使他们成为没有固定住所的人,因此形成了“浮户”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浮户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浮”表示漂浮、浮动的意思,第二个字“户”表示房屋、住所。
- 例句
- 1. 他一直是个浮户,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2. 这位艺术家过着浮户的生活,总是漂泊在不同的城市。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房屋漂浮在水上,没有固定的住所,形成了浮户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居住方式的知识,如古代人们在水上建造的房屋、水上生活的文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附近有一家浮户,他们住在船上。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浮户很多,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所。3. 高中生:他从小就是个浮户,一直没有一个稳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