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老老常常用来形容年纪很大的人,特别是那些身体状况较差的老人。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尊重和关心年长者,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或他人的体力或精力不足。
- 例句
- 1. 他年纪虽然老老,但精神矍铄,依然很有活力。2. 奶奶虽然老老,但每天早晨都会去公园散步。
- 基本含义
- 指年纪很大,年老体弱。
- 基本解释
◎ 老老 lǎolao
[maternal grandma (grandmother)] 即“姥姥”,外祖母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年龄和身体状况相关的成语,如“年高德劭”、“壮年弱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奶奶虽然老老,但她每天都会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2. 初中生:爷爷虽然老老,但他依然很有经验,经常给我一些建议。3. 高中生:我的外公虽然老老,但他还是坚持去上健身课,保持健康的身体。4. 大学生:虽然他们年纪老老,但他们依然对新技术充满了好奇心,经常学习新的知识。5. 成年人:我们要尊重老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给予他们关爱和照顾。
- 故事起源
- 老老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老人。据说,这位老人年纪很大,但仍然精神矍铄,身体健康。他经常散步,每天都能走很远的路程。有人问他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身体状况,他回答说:“我每天都要走很远的路,走来走去。所以,我是老老。”后来,人们就用“老老”来形容那些年纪大但身体健康的人。
- 英文翻译
1.见“姥姥” [lǎo lao]
- 记忆技巧
- 记忆老老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关联词:将“老老”与“年纪大”和“年老体弱”这些词关联在一起,形成记忆链接。2. 反义词:将“老老”与“年轻”和“健康”这些反义词进行对比记忆。
- 词语结构
- 老老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相同的“老”字组成。
- 详细解释
(1).以敬老之道侍奉老人。《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 郑玄 注:“老老,长长,谓尊老敬长也。”《管子·入国》:“所谓老老者,凡国皆有掌老。年七十已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已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已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槨。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此之谓老老。”《荀子·修身》:“老老而壮者归焉。” 杨倞 注:“老老,谓以老为老而尊敬之也。”
(2).称谓。外祖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北边人称呼外祖母多有叫老老的。”
(3).称谓。对已作外祖母者之称。《红楼梦》第六回:“ 周瑞 家的听了道:‘嗐!我的老老,告诉不得你了!’”按,此指 刘老老 。
(4).称谓。对男性老年人的敬称。 唐 游方 《任城县桥亭记》:“请为亭馆,以壮桥池,故乡老老白於吏,邑吏谋於府。”抗 日 歌谣《八路好》:“八路对人实在好,态度温和脸带笑。见老妇,叫奶奶;见老头,称老老。”
(5).称谓。老者自称。昆剧《墙头马上》第七场:“你们要白相,我老老陪你们白相。”
(6).称谓。方言。收生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