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收起兵器。《后汉书·刘平传》:“ 平 时復为郡吏,冒白刃伏 萌 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遂解去。”
(2).征调军队。 唐 韩愈 《曹成王碑》:“ 良 以 武冈 叛,戍众万人。敛兵 荆 黔 洪 桂 伐之。”敛,一本作歛。
(3).收缩兵力。 宋 岳飞 《奏乞出师札子》:“臣须敛兵还保上流,贼必追袭而南。”《东周列国志》第七九回:“ 吴 耻丧其君,誓矢图报者,三年於兹矣。其志愤,其力齐,不可当也。宜敛兵为坚守之计。”
- 基本含义
- 取回军队,停止作战
- 详细解释
- 敛兵是一个出自古代战争策略的成语,意为取回军队,停止作战。它用来形容在战争中,一方将军收回自己的军队,停止进攻或撤退的情景。这个成语强调了战争中军队行动的灵活性和指挥者的智慧。
- 使用场景
- 敛兵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在各种竞争或争斗中,当一方意识到形势不利或者需要重新调整策略时,收回自己的力量,暂时停止进攻或撤退。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寻找机会或者调整自己的计划。
- 故事起源
- 敛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故事背景是项羽与刘邦之间的战争。当时项羽率领大军进攻刘邦,但由于刘邦的谋略,项羽的军队陷入困境。最终项羽决定敛兵,停止进攻,以寻找新的机会。这个故事成为了敛兵这个成语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敛兵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敛和兵。敛的意思是收回、收敛,兵指代军队。
- 例句
- 1. 在这场商业竞争中,我们需要敛兵,重新审视我们的策略。2. 在困境中,他敛兵收回自己的力量,以等待更好的机会。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敛兵这个成语与项羽与刘邦之间的战争故事联系起来记忆。想象项羽在困境中决定敛兵,暂时停止进攻,以寻找新的机会。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战争策略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古代战争策略的故事和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足球比赛中,当我们的队伍落后时,教练决定敛兵,调整战术。2. 初中生:在考试前夕,我决定敛兵,集中精力复习。3. 高中生: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敛兵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4.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有时候我们需要敛兵,重新评估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