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因为害怕自己受到伤害而不敢采取适当的行动或使用适当的手段。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处理问题时过于谨慎,缺乏决断力。
- 例句
- 1. 他在面对困难时总是投鼠忌器,不敢决断。2. 这个公司的老板总是投鼠忌器,不敢采取有力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 基本含义
- 比喻因怕伤到自己而不敢使用合适的器械或手段。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扔、投。
[构成]
并列式:投+掷
[例句]
他在投掷手榴弹。(作谓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谨慎、犹豫不决相关的成语,如“犹豫不决”、“三心二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玩投掷游戏时,总是投鼠忌器,没有把球扔得很远。2. 初中生:他在考试前总是投鼠忌器,不敢用心答题,结果成绩不理想。3. 高中生:面对选择专业的问题,我有些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做出决定。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个人家里有很多老鼠,他为了捕捉老鼠,准备了各种器械,但是他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所以最终没有使用这些器械,导致老鼠一直没有被捕捉到。后来,人们就用“投鼠忌器”来形容那个人过于谨慎,不敢采取适当的行动。
- 英文翻译
1.throw; hurl; cast; shy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手里拿着器械要投掷老鼠,但又因为担心伤到自己而犹豫不决的形象,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投鼠忌器者,君子之所恶也。”
- 详细解释
◎ 投掷 tóuzhì
[cast;throw;hurl] 向一定目标抛或扔
投掷标枪
(1).抛;扔。《诗·邶风·北门》“王事敦我” 汉 郑玄 笺:“敦,犹投掷也。”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中盘进橙栗,投掷倾脯酱。” 清 白华山人 《<十洲春语>序》:“予之结习於糝芳点碧者,老无所为,自分投掷於人间也。”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 屈原 ﹞愤愤地望着众人的背影,最后将茅人投掷于地。”
(2).投射。 巴金 《春》十二:“这一点点认识在她的心上投掷了一线光明,一个希望。” 丁玲 《入伍》:“他又向 徐清 投掷了一眼。” 徐迟 《狂欢之夜》:“火光射入了诗人的窗子,搜索着天花板,在天花板投掷出一个闪动的菱形。”
- 近义词
抛掷、扔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