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过分计较小事情的人,或者形容自己不愿意付出太多的人。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比如工作、学习、家庭等。
- 例句
- 1. 他真是个寸长尺短的人,连一点小事都计较个不停。2. 别跟他合作了,他太寸长尺短了,不值得。3. 不要为了一些寸长尺短的事情烦恼,要放宽心态。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小气,计较小事情。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中关于节俭、大方等方面的成语,例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大公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肯借我铅笔,真是太寸长尺短了。2. 初中生:我同桌总是计较一些小事情,真是太寸长尺短了。3. 高中生:我爸爸很寸长尺短,连家里的电灯都不让我开太久。
- 故事起源
- 寸长尺短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个人名叫田文,他非常小气,计较一切小事情。有一天,他买了一根木头,要把它锯成寸长尺短的小块,卖给别人。结果,别人不愿意买他的木块,因为太小了,无法使用。从此,人们用“寸长尺短”来形容小气,计较小事情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把尺子在计较一根非常短的木棍的长度,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过分计较小事情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寸长尺短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别的结构。
- 词语解释
- cùn cháng chǐ duǎn ㄘㄨㄣˋ ㄔㄤˊ ㄔㄧˇ ㄉㄨㄢˇ
寸长尺短(寸長尺短)
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亦指微才薄技。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能精善用,虽寸长尺极,亦可成名。”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