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托讽的词语解释
托讽的意思
拼音:tuō fěng    注音:ㄊㄨㄛ ㄈㄥˇ
使用场景
托讽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演讲、社交媒体等语境中。它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或不赞同,同时又不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托讽也可以用于讽刺社会现象、政治事件等,以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思考。
例句
1. 他巧妙地运用托讽的手法,让听众在笑声中思考社会问题。2. 他的评论总是充满了托讽,让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观点。
基本含义
以讽刺、嘲笑等方式掩盖真实意图或表达含蓄的批评。
基本解释

谓托物以寄讽谕之意。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 延年 《五君》忽自秀於它作,如‘沉醉似埋照,寓辞类托讽’。”按,《文选·颜延之<五君咏>》作“託讽”。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若 权文公 所论‘池塘’、‘园柳’二语,托讽深重,为 广州 之祸张本。”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托讽感兴趣,可以阅读更多相关的文学作品、喜剧片或社会评论文章。这些作品中常常会运用托讽的手法,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托讽的话语让同学们明白了做人要真诚。2. 初中生:小明的讽刺笑话总是托讽着别人,让人很不舒服。3. 高中生:这篇文章通过托讽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现象背后的问题。4. 大学生:他的演讲充满了托讽的幽默,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托相因为托讽而被赶出国门的故事。据说,托相以讽刺的方式表达对国君的建议,结果被国君误解为嘲笑和侮辱。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以讽刺的方式表达意见或批评的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将“托讽”与“偷风”的发音相联想。偷风可以理解为隐藏真实意图,而“托讽”也是通过讽刺的方式掩盖真实意图。
词语结构
成语“托讽”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词序。
详细解释
托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托意为掩盖、假借,讽意为讽刺、嘲笑。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讽刺或嘲笑的方式,掩盖真实意图或表达含蓄的批评。通常,使用托讽的人会将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在讽刺或嘲笑的背后,以达到让人思考或警示他人的目的。
(0)
诗文中出现“托讽”的诗词

詶崔五郎中

朔云横高天,万里起秋色。

壮士心飞扬,落日空叹息。

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

幸遭圣明时,功业犹未成。

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

杖策寻英豪,立谈乃知我。

崔公生民秀,缅邈青云姿。

制作参造化,托讽含神祇。

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

是时霜飙寒,逸兴临华池。

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

因得穷欢情,赠我以新诗。

又结汗漫期,九垓远相待。

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

从此凌倒景,一去无时还。

朝游明光宫,暮入阊阖关。

但得长把袂,何必嵩丘山。

(0)

五君咏五首·其一阮步兵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

沈醉似埋照,寓辞类托讽

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

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0)

五君咏.阮籍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

沉醉似埋照,寓辞类托讽

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

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0)

四月初八

只么随流去,如何庆佛生。

飘零嗟劫浊,湔洗俟河清。

托讽知无益,谗谀又不情。

韶阳奉尘刹,不荐一杯羹。

(0)

阅真诰

长史昔好道,鍊真三秀峰。

夜感紫微仙,降集华房中。

鸾鸟鸣素月,翠旌飏琅风。

摛辞托讽寓,赞扬皆真宗。

中有餐霞法,可以回婴童。

刻之白玉检,藏之华阳宫。

真人有仙气,乃得探其踪。

我生慕玄素,无由启愚蒙。

啸咏金玉章,灵音朗九空。

怀仙起冥想,飒然精灵通。

焉能出嚣滓,歘忽骖云龙。

(0)

题绿窗诗草

兰心蕙质雪为姿,意气横飞足振奇。

忧国如焚托讽谕,蛾眉真个愧须眉。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