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砚石 yànshí
[ink stone] 可用来做砚台的石头,也指砚台
- 详细解释
(1).可作砚台的石头。 唐 韩愈 《高君仙砚铭》:“儒生 高常 ,与予下 天坛 ,中路获砚石,似马蹄状,外稜孤耸,内发墨色,幽奇天然。”
(2).指砚台。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一个旅行者走进了下野的有钱的大官的书斋,看见有许多很贵的砚石,便说 中国 是‘文雅的国度’。”
- 基本含义
- 指古代用于研磨墨汁的石头,比喻学习、修身养性的工具。
- 使用场景
- 砚石常用于形容人们勤奋学习、修身养性的过程。可以用于形容学生刻苦学习的状态,也可以用于形容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此外,砚石还可以用于比喻其他方面的努力和修炼。
- 故事起源
- 砚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古人认为砚石是书画艺术的重要工具,也是学习的象征。通过勤奋研习,人们可以像砚石一样磨砺自己的才华和品德。因此,砚石成为了比喻学习和修身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砚”和“石”。
- 例句
- 1. 他像砚石一样勤奋学习,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2. 通过不断磨砺,他的技艺如同砚石般日臻完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砚石的形象与学习的过程联系起来,如想象自己勤奋学习的样子,像砚石一样不断磨砺自己的才华和品德。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中使用的砚石的种类、制作方法和艺术价值。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砚石一样勤奋学习,争取考上好的中学。2. 初中生:只有像砚石一样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考试前夕,他像砚石一样埋头苦学,终于取得了好成绩。4. 大学生:大学是磨砺人才的砚石,我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