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战争、灾难、事故等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遭遇或境遇非常凄惨。
- 例句
- 1. 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惨刻的灾难。2. 这次事故给家属们带来了惨刻的打击。
- 基本含义
- 形容场面极其凄惨,令人痛心的情景。
- 基本解释
凶狠刻毒。《后汉书·和帝纪》:“今秋稼方穗而旱,云雨不霑,疑吏行惨刻,不宣恩泽,妄拘无罪,幽闭良善所致。”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监察御史 李嵩 、 李全交 ,殿中 王旭 ,京师号为‘三豹’……皆狼戾不轨,鴆毒无仪,体性狂疎,精神惨刻。”《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殷 家女子……惯会唆那丈夫做些惨刻之事。”《清史稿·刑法志序》:“治狱者虽不尽仁恕,然如 汉 唐 之 张汤 、 赵禹 、 周兴 、 来俊臣 辈,深文惨刻,无有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灾难、凄惨相关的成语,如“惨不忍睹”、“凄凄惨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小狗被车撞了,现场真是惨刻。2. 初中生:这部电影描绘了战争的惨刻场景,让人忍不住流泪。3. 高中生:这个人一生经历了很多惨刻的遭遇,但他从中坚强地走了出来。4. 大学生:这次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惨刻的打击,我们应该尽力去帮助他们。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成语“惨刻”源于《左传·文公十年》:“夫犹、郑人之子也,将使于鲁,乃问于观曰:‘子之将入于鲁,必有以见于鲁人者,余何以示之?’观曰:‘以子之所闻于余者言之。’犹曰:‘余闻之曰:惨刻之人,重培以谅,轻扬以待;惨刻之人,重培以谅,轻扬以待。’”意思是说,如果你要去鲁国,我该如何向鲁国人介绍你呢?观说:“你只需把你在我这里听到的一切都告诉他们。”犹说:“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对待悲惨的人,要重视他们的培养,轻视他们的扬弃。”后来,人们将“重培以谅,轻扬以待”中的“惨刻”作为一个词语来使用。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惨刻”与悲惨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非常凄惨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动词
- 详细解释
- 惨刻形容某种情景或事件非常凄惨,令人感到痛心。通常用来形容战争、灾难等造成的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