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跋扈飞扬常用于贬义的描述,用来指责那些行为放肆、目中无人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某些领导或权势者滥用权力,不顾他人感受,任意妄为的行为。
- 例句
- 1. 他得了一点权力就跋扈飞扬,对待下属态度十分傲慢。2. 这个演员获得了国际奖项后,跋扈飞扬地宣称自己是最伟大的艺术家。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傲慢自大,目中无人,行为放肆张扬。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跋扈飞扬相近的成语,如“目空一切”、“目中无人”等,以扩展对于傲慢自大行为的描述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得了好成绩后,跋扈飞扬地对同学们炫耀。初中生:那个学生成为班长后,跋扈飞扬地对同学们发号施令。高中生:这位考上名校的学生,跋扈飞扬地对家人说自己以后一定会成为大人物。
- 故事起源
- 关于跋扈飞扬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暂无确切记载,但可以从成语的字面意思中推测,这个成语可能源于古代官场或封建社会中某些权势者的傲慢自大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跋扈飞扬”词语的发音与其含义联系起来,跋扈的发音中有“把呼”,可以联想到一个人高高在上地喊话;飞扬的发音中有“飞扬”,可以联想到一个人肆意张扬地飞跃而起。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跋扈飞扬是一个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的顺序不能颠倒。
- 词语解释
- bá hù fēi yáng ㄅㄚˊ ㄏㄨˋ ㄈㄟ ㄧㄤˊ
跋扈飞扬(跋扈飛揚)
骄横放肆。 宋 王安石 《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 清 王韬 《琉事不足辨》:“时挟其所长,以凌侮我,而恫喝我,跋扈飞扬,已非一日。” 郭沫若 《归去来·到浦东去来》:“纵容军人,使他们跋扈飞扬、横暴无耻的,不正是 日本 资本家吗?”参见“ 跋扈 ”。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