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躁动的词语解释
躁动的意思
拼音:zào dòng    注音:ㄗㄠˋ ㄉㄨㄙˋ
使用场景
躁动一词可以用来描述个人情绪的不稳定,比如在考试前紧张不安的学生、等待结果时焦虑的人等。同时,它还可以用来描述社会或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比如社会动荡、政治风云变幻等。
例句
1. 这个地区的局势一直很躁动,人们生活在不安定的环境中。2. 他心情躁动,无法集中精力工作。
基本含义
形容心情或局势不安定、不平静。
基本解释

◎ 躁动 zàodòng
(1) [restless]∶因急躁而行动
(2) [jumpy]∶不停地跳动
躁动不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小说或历史书籍,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动荡、政治风云变幻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躁动一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前,我感到心情躁动,无法安心复习。2. 初中生:学校里发生了一件事情,导致同学们情绪躁动,无法正常上课。3. 高中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人们的心情躁动,担心未来的发展。4. 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和未来的选择,我感到内心躁动,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故事起源
躁动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北山》中的《躁民》一篇。文章描写了一个躁动不安的人群,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不安。
英文翻译

1.move restlessly; dysphoria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燥热”类似的发音来记忆“躁动”一词。同时,可以联想到躁动的人群或不安定的社会局势,来帮助记忆该词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躁动是一个形容词,由“躁”和“动”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1).浮躁好动。《南史·梁新兴王大庄传》:“ 新兴王 大庄 字 仁礼 , 简文 第十三子也,性躁动。”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如此,则内外朝臣各务久於其职,不为苟且之政,兼抑躁动之心。”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且復尽尊酒,躁动非英杰。”
(2).焦急奔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既而秋决有日,女始皇皇躁动,昼去夕来,无停履。”
(3).不停地跳动。 毛泽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0)
诗文中出现“躁动”的诗词

周秀实以近多读书少对棋有诗及之因以寄

识情变易须臾期,躁动未得安无为。

幽思伤神静生苦,游艺且复招僧棋。

棋中趣味亦何有,胜负纷纷翻覆手。

分排事外杂窥图,得失坐中分好丑。

要须忘年在书史,不出空斋见千里。

昏尘积习要揩磨,晚学未应谈至理。

终当谢遣惠子琴,不挂一弦存五音。

日损其半思虑尽,此道孰知无古今。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