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纯一宽厚貌。《汉书·酷吏传序》:“而吏治蒸蒸,不至於姦,黎民艾安。” 颜师古 注:“蒸蒸,纯一之貌也。” 明 张居正 《答陈节推书》十七:“首事于今四年,碌碌无以自效,所赖主德日明,宫府清穆,百司蒸蒸奉职。”《清史稿·礼志一》:“纵其间淳浇世殊,要莫不弘亮天功,雕刻人理,随时以树之范。故羣甿蒸蒸,必以得此而后足於凭依,洵品汇之璣衡也。”
(2).孝顺。《文选·张衡<东京赋>》:“蒸蒸之心,感物曾思。” 薛综 注:“《广雅》曰:蒸蒸,孝也。” 唐 柳宗元 《饶娥碑》:“纤葛絺紵,克供以修,蒸蒸在家,其父世渔。” 王闿运 《皇清诰授中议大夫衡阳程君墓志铭》:“事亲蒸蒸,五十而慕。”
(3).上升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翩翩》:“入门,各视所衣,悉蕉叶;破之,絮蒸蒸腾去。”
(4).兴盛貌。 唐 柳宗元 《南岳云峰寺和尚碑》:“丕冒遗烈,厥徒蒸蒸。”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况蒸蒸然起於东土者,尚明有因变致强之 日本 乎。”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特以世事反復,时势迁流,终乃屹然更兴,蒸蒸以至今日。”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不断发展、兴旺,日益蓬勃的意思。
- 详细解释
- 蒸蒸日上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蒸”、“蒸蒸”和“日上”三个词组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兴旺,日益蓬勃。蒸蒸日上常用来形容企业、人才、事业等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蓬勃的势头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 使用场景
- 蒸蒸日上常用于描述企业、事业、人才等在发展过程中兴旺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也可以形容一个人在职业道路上不断取得成功。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商业、教育、职场等。
- 故事起源
- 蒸蒸日上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左传》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等重要事件。在《左传》中,有一篇名为《僖公十五年》的篇章,记载了齐国在僖公十五年间的发展情况。其中有一句话是:“齐侯蒸蒸日上。”这句话意味着齐国在这一年间发展迅速,兴旺发达。后来,人们将“蒸蒸日上”这个表达方式作为成语使用。
- 词语结构
- 主语+蒸蒸日上
- 例句
- 1. 这家公司近年来蒸蒸日上,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导者。2. 他的事业在过去几年里蒸蒸日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3. 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蒸蒸日上,非常优秀。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蒸汽从地面上升,形成蒸蒸而上的气势,代表事物不断发展、兴旺的状态。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发展、兴旺相关的成语,如“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等,来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努力学习,希望我的成绩能蒸蒸日上。2. 初中生:我们班的足球队近年来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蒸蒸日上。3. 高中生:我经营的微商生意越来越好,生意蒸蒸日上。4. 大学生:我在大学期间不断努力学习,希望自己的专业能蒸蒸日上。5. 成年人:我的事业在过去几年里一直蒸蒸日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