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bù biàn shū mài ㄅㄨˋ ㄅㄧㄢˋ ㄕㄨ ㄇㄞˋ
不辨菽麦(不辨菽麥)
◎ 不辨菽麦 bùbiàn-shūmài
(1)
[cannot tell beans from wheat]∶辨不清大豆和麦子。比喻愚昧没有识别能力
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左传·成公十八年》
(2)
[have no practical knowledge]∶形容愚昧,缺乏实际知识
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抱箭集·银杏》
- 基本含义
- 指不能分辨豆子和麦子,形容对事物没有辨别能力或分辨力。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使用。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或某个人的真实情况无法辨别,也可以用来警示他人要提高辨别能力,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 故事起源
- 《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捡到了一粒豆子和一粒麦子,但他无法分辨它们的区别。于是他就问别人这是豆子还是麦子,但得到的答案却不一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有辨别能力,才能正确判断事物的本质。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不、辨、菽、麦。
- 例句
- 1. 他对人的真实情况没有辨别能力,总是容易被骗,真是个不辨菽麦的人。2. 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要成为不辨菽麦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田地里,面前有豆子和麦子,然后想象自己无法分辨它们的区别,从而形成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不识泰山”、“不知所云”等,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不辨菽麦的人,总是容易相信别人说的话。2. 初中生: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要成为不辨菽麦的人。3. 高中生:对于网络信息,我们要保持辨别的眼光,不要轻易成为不辨菽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