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不辨菽麦的词语解释
不辨菽麦的意思
拼音:bù biàn shū mài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bù biàn shū mài ㄅㄨˋ ㄅㄧㄢˋ ㄕㄨ ㄇㄞˋ

不辨菽麦(不辨菽麥) 

◎ 不辨菽麦 bùbiàn-shūmài

(1)

 

[cannot tell beans from wheat]∶辨不清大豆和麦子。比喻愚昧没有识别能力

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左传·成公十八年》

(2)

 

[have no practical knowledge]∶形容愚昧,缺乏实际知识

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抱箭集·银杏》

基本含义
指不能分辨豆子和麦子,形容对事物没有辨别能力或分辨力。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使用。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或某个人的真实情况无法辨别,也可以用来警示他人要提高辨别能力,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故事起源
《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捡到了一粒豆子和一粒麦子,但他无法分辨它们的区别。于是他就问别人这是豆子还是麦子,但得到的答案却不一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有辨别能力,才能正确判断事物的本质。
词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不、辨、菽、麦。
例句
1. 他对人的真实情况没有辨别能力,总是容易被骗,真是个不辨菽麦的人。2. 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要成为不辨菽麦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田地里,面前有豆子和麦子,然后想象自己无法分辨它们的区别,从而形成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不识泰山”、“不知所云”等,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不辨菽麦的人,总是容易相信别人说的话。2. 初中生: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要成为不辨菽麦的人。3. 高中生:对于网络信息,我们要保持辨别的眼光,不要轻易成为不辨菽麦的人。
(0)
诗文中出现“不辨菽麦”的诗词

友警

五行橐天地,黄土为中央。

五德钟人心,惟信为之纲。

所以信属友,以友经天常。

迁鸟求友声,甡鹿俟且行。

何必重踽踽,杕杜无与双。

所贵在择交,丽益相磨光。

不辨菽麦者,疏粺集为粮。

一膜已胡越,肺腑那相将。

谷风动遗叹,下石徒悲伤。

颓波岂无源,势利泊以泷。

饮食共征逐,策赛均亡羊。

结好盟骨肉,懋恶摩矛斨。

不念松柏枝,风霜何凉凉。

茑罗一相附,固结不可忘。

勿以炙热趍,贻灾焚昆冈。

勿以寒谷避,层阴发和阳。

天鉴亦孔昭,循转自相当。

安得归说人,怆恍忧以痒。

(0)

感怀·其二

清霜凋百草,亦令脆者坚。

士不遇患难,智虑何由全。

玄德髀肉生,重耳十九年。

一为三国雄,一称五霸贤。

不辨菽麦,何足揽大权。

至今巴蜀人,叹息后主禅。

(0)

客居书怀奉寄介然若谷才仲兼简信民

客愁如长河,浩荡去不息。

未来已相关,千里在咫尺。

抱疾寄他乡,终年守岑寂。

中虚耗神志,内热损筋力。

长虞二竖撄,复有寒馁迫。

怪渠甑上烟,愧尔囊中帛。

平生所读书,已如不相识。

坐贻乡党笑,敢辞尘埃没。

旧游今几时,转眄忽陈迹。

死者不复见,墓草春已碧。

生者天一涯,未免陈蔡厄。

儿曹乳臭在,瞑目分黑白。

虽无未见书,颇多雌黄笔。

出言辄周孔,而不辨菽麦

啾啾要酬和,内顾颇牵率。

坐令怀抱恶,更觉天宇窄。

忽忽十年事,俯仰同戏剧。

从来肺腑亲,翻手胡与越。

独馀二三子,肝胆犹铁石。

尚怪东郭贫,亦讶怀祖黠。

西轩来何时,箪瓢共饥渴。

念君不能已,一饭再三噎。

谁能明予心,皎皎霜夜月。

(0)

追和东坡先生亲笔陈季常见过三首·其一

坡仙果何辜,黄州七年客。

价高日月低,名大天地窄。

嗟彼舒亶辈,岂不辨菽麦

阿党更妒忌,一视皂与白。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