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慕古的词语解释
慕古的意思
拼音:mù gǔ    注音:ㄇㄨˋ ㄍㄨˇ
使用场景
慕古常用于形容人们对古代文化、历史或先贤的学习和崇拜。它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向往,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团体或社会对古代文化的共同追求和推崇。
例句
1. 他对古代文化非常慕古,经常研究古代经典著作。2. 这个社团的成员都是一些热爱古代文化的人,他们共同慕古,推动着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基本含义
对古代文化、历史或先贤的崇敬和向往。
基本解释

(1).仰慕古人。《管子·正世》:“故其位齐也,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后汉书·锺皓传》:“ 皓 兄子 瑾 ……好学慕古,有退让风。” 明 张居正 《示季子懋修书》:“自癸酉科举以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
(2).谓背时而不达权变。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四季相续,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五:“今人以不达权变为慕古,盖谓古而不今也。”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 包龙图 往常断事曾着数,今日为官忒慕古。”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古代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古代文学、历史和艺术。了解古代文化的背景和发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慕古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很慕古,想成为一名像孔子一样有智慧的人。2. 初中生:我们班上的历史爱好者都很慕古,他们经常组织学习古代历史的活动。3. 高中生:我对古代文化非常慕古,每天都会阅读古代经典著作。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加入了一个慕古研究社团,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古代文化和历史。5. 成年人:我一直慕古,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古代文化,提升自己的人生修养。
故事起源
慕古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一章中,其中孔子对弟子子罕的评价是:“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这段文字中的“回也不愚”被解释为孔子对回子的称赞,回子对古代圣人的学问有所慕往和向往。
记忆技巧
记忆慕古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形象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悬崖边仰望古代文化的壁画,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崇敬和向往。
词语结构
慕古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慕”和宾语“古”组成。动词“慕”表示对某人或某物的崇敬和向往,宾语“古”表示古代文化、历史或先贤。
详细解释
慕古是一个表示对古代文化、历史或先贤的崇敬和向往的成语。它体现了人们对过去的敬仰和追求,希望能够学习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思考。
(0)
诗文中出现“慕古”的诗词

赎鸡

清晨临江望,水禽正諠繁。

凫雁与鸥鹭,游飏戏朝暾。

适有鬻鸡者,挈之来远村。

飞鸣彼何乐,窘束此何冤。

喔喔十四雏,罩缚同一樊。

足伤金距蹜,头抢花冠翻。

经宿废饮啄,日高诣屠门。

迟回未死间,饥渴欲相吞。

慕古人道,仁信及鱼豚。

见兹生恻隐,赎放双林园。

开笼解索时,鸡鸡听我言。

与尔镪三百,小惠何足论。

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0)

观近稿偶题

年来微觉赋诗多,即景还频选字哦。

业就无妨姑且置,再翻或已忘如何。

鲸鱼碧海非吾事,华日卿云慕古歌。

只有勤民心可验,时时忧乐寄书禾。

(0)

赠友诗十五首·其七王五经滕

王公祖道术,飘飘俨神仙。

慕古苍颉,六书究精研。

篆隶法钟鼎,下笔能钩玄。

静知草木性,察见鸢鱼天。

叹息兹人去,入耳无微言。

(0)

初春书怀七首·其一

六十馀年慕古人,即今方近葛天民。

见人各是元非恕,遇事皆安岂怨贫。

小圃锄耰聊过日,扁舟烟雨尚关身。

出门未觉龙钟在,禹庙兰亭又见春。

(0)

长歌行

春风动百草,林卉各芳妍。

秋霜入原野,零落难久鲜。

人生百年内,倏若东逝川。

红颜等朝露,旦夕成弃捐。

少壮不相待,老大空自怜。

先民有遗叹,竹帛无所宣。

烱戒事明淑,惜阴慕古贤。

(0)

目昏颇废观书以诗记其始时年七十九矣

少时业诗书,慕古不自量。

晨暮间弦诵,左右纷朱黄。

积书山崇崇,探义海茫茫。

同志三四人,辩论略相当。

落笔辄千言,气欲吞名场。

忽焉六十年,绿鬓久已霜。

食必观本草,不疗病在床。

今秋又病目,始觉闲味长。

车马既不至,亦无书在傍。

一坐漏十刻,甚倦则倚墙。

蝴蝶吾前身,华胥吾故乡。

童子亦听睡,不复呼烧香。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