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带彩纹的玉。《山海经·西山经》:“﹝ 泰冒之山 ﹞ 浴水 出焉,东流注于 河 ,其中多藻玉,多白蛇。” 郭璞 注:“藻玉,玉有符彩者。” 南朝 梁 萧子云 《玄圃园讲赋》:“藻玉摛白,丹瑕流赤。”
- 基本含义
- 指美玉、美人。
- 详细解释
- 藻玉,古代文人用来称赞美玉和美人的词语。藻指水中的水草,玉指美玉。比喻美人或美玉的美丽出众,堪称绝世佳人。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丽,也可用来称赞珍贵的玉石。
- 故事起源
- 根据《左传·隐公二十年》记载,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叫藻玉,她的美貌堪称绝世。后来,人们用藻玉来形容美人和美玉,成为了一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藻玉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组成。
- 例句
- 1. 她的容貌如藻玉一般,美丽动人。2. 这块藻玉价值连城,是一件难得的珍宝。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藻玉与美丽的女子或珍贵的玉石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美丽相关的成语,如“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笑容像藻玉一样美丽。2. 初中生:这块藻玉色彩斑斓,非常漂亮。3. 高中生:她的容貌堪称藻玉之美,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