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叨据的词语解释
叨据的意思
拼音:dāo jù    
基本解释

谓占居不应有的职位。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识量》:“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臣性禀朴愚,材昧机变,皆为叨据;果窃显荣,一心唯知効忠,万虑未尝念失。”

基本含义
指言辞不准确,引用不确切。
详细解释
叨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叨”意为引述,第二个字“据”意为根据。叨据的含义是指言辞不准确,引用不确切。形容人在引用他人的话或事物时,没有准确把握,引用的内容可能有偏差或错误。
使用场景
叨据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事实时,没有准确理解或传达。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引用资料或说话时,没有依据或依据不确切的情况。
故事起源
叨据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四十四·李泌传》中的一个故事。李泌是唐代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一次讲学时引用了《左传》中的一句话,但引用的内容和原文有所出入。当时有人批评他叨据《左传》,意思是他引用的内容不准确,引起了轩然大波。从此以后,叨据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
词语结构
叨据是一个形容词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在辩论中叨据了很多不准确的事实,导致他的观点失去了说服力。2. 这篇文章叨据的资料不可靠,缺乏可信度。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叨据”拆分为“叨”和“据”两部分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引用别人的话时,因为没有准确把握,结果说了一些错误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了叨据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有更多的兴趣,可以学习其他与“叨据”相似的成语,如“歪曲事实”、“引经据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同学们经常叨据我的话,他们根本没有听我说的内容。2. 初中生:这篇文章引用的资料叨据不准确,作者需要更加严谨地进行论证。3. 高中生:他在演讲中叨据了很多不准确的数据,导致他的观点失去了说服力。4. 大学生:这个研究报告的结论叨据了很多不可靠的实验结果,需要重新进行验证。
(0)
诗文中出现“叨据”的诗词

代书呈苏易简学士希宠和见寄以便题之于郡斋也

金殿尝闻金口言,词臣官职是神仙。

三年偶忝西垣职,致身似得文章力。

感激思酬圣主恩,危言所以难缄默。

出入金门与玉堂,屡因狂直拜封章。

禦戎救旱无上策,言词不足动君王。

改官出职归郎署,粉围正秩惭叨据

仍命淮阳颁诏条,元正不得与趋朝。

中书舍人捧宝策,加美徽称尊帝尧。

大明殿里上寿酒,翰林学士先群寮。

独有淮阳知郡吏,为典郡符蒙借紫。

閤门引谢正衙辞,撰日忽忽办行李。

都门柳色早春天,繁台寺中排祖筵。

离杯满劝不惜醉,醉别上马魂黯然。

客心易感须如是,回思故国三千里。

子云相如俱蜀人,我今五十君青春。

春秋鼎盛正清贵,我年渐似下坡轮。

下车犹未踰期月,官舍初经禁烟节。

残阳乍听吹角声,台榭梨花簇香雪。

独酌不欢何所为,孤怀无绪怀己知。

十八学士相念否,应笑骨凡格且卑。

地仙敢言谪仙宦,海槎却有上天时。

陈州去京地不远,莫惜音书来慰勉。

若得工夫可作歌,歌中言语不厌多。

毕三情旨颇似我,向二宋四及李大。

请与副阁王舍人,呈似此歌希唱和。

(0)

代书呈苏易简学士希宠和见寄以便题之于郡斋

金殿尝闻金口言,词臣官职是神仙。
三年偶忝西垣职,致身似得文章力。
感激思酬圣主恩,危言所以难缄默。
出入金门与玉堂,屡因狂直拜封章。
御戎救旱无上策,言词不足动君王。
改官出职归郎署,粉闱正秩惭叨据
仍命淮阳颁诏条,元正不得与趋朝。
中书舍人捧宝策,加美微称尊帝尧。
大明殿里上寿酒,翰林学士先群寮。
独有淮阳知郡吏,为曲郡符蒙借紫。
閤门引谢正衙辞,撰日忽忽办行李。
都门柳色早春天,繁台寺中排祖筵。
离杯满劝不惜醉,醉别上马魂黯然。
客心易感须如是,回思故国三千里。
子云相如俱蜀人,我今五十君青春。
春秋鼎盛正清贵,我年渐似下坡轮。
下车犹未逾期月,官舍初经禁烟节。
残阳乍听吹角声,台榭梨花簇香雪。
独酌不难何所为,孤怀无绪怀己知。
十八学士相念否,应笑骨凡格且卑。
地仙敢言谪仙宦,海槎却有上天时。
陈州去京地不远,莫惜音书来慰勉。
若得工夫可作歌,歌中言语不厌多。
毕三情旨颇似我,向二宋四及李大。
请与副阁王舍人,呈似此歌希唱和。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