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了境的词语解释
了境的意思
拼音:le jìng    注音:ㄌㄜ ㄐㄧㄥˋ
使用场景
了境多用于形容人的修养高深、思想境界超脱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见解独到,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胸开阔、超越物质欲望。
例句
1. 他的学问渊博,思想境界高深,真是了境人物。2. 她的修养很高,言谈举止都透露出了境气质。
基本含义
指人的思想境界高深,超脱凡俗。
基本解释

犹止境。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为政篇五》:“为师非脩德凝道之了境,故《説命》曰‘斅学半’……为师非了境,则守故得新。”

延伸学习
了境是描述人的思想境界的成语,与之类似的成语还有了然于胸、了无牵挂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思想境界很高,就像一个小小的哲学家。初中生:她的修养很高深,言谈举止中透露出了境气质。高中生:他的学识渊博,思想境界超脱,真是了境人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达到了境的境地。
故事起源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庄子与惠子的对话。庄子告诉惠子:“我可以将你的身体放在一只蝴蝶的境界之中,你会觉得你是惠子吗?”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的思想境界可以超越现实,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
记忆技巧
可以将了境与超脱凡俗的意义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凡尘,心境超脱,即可记住了境的含义。
词语结构
Subject + 了境
详细解释
了境是由“了”和“境”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了”表示超脱、达到彻底的程度,“境”表示思想境界、修养。了境形容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高深,超脱凡俗,具有深厚的修养和智慧。
(0)
诗文中出现“了境”的诗词

歌行一首

古人重义不重金,曲高和寡勿知音。

今时志士还如此,语默动用迹难寻。

所嗟世上歧路者,终日崎岖狂用心。

平坦旃檀不肯收,要须登险访椿林。

穷子舍父远逃逝,却于本舍绝知音。

贫女宅中无价宝,却将秤卖他人金。

心无相,用还深,无常境界不能侵。

运用能随高与下,灵光且不是浮沉。

无相无心能运曜,应声应色随方照。

虽在方而不在方,任运高低总能妙。

亦无头,复无尾,灵光运运从何起?

只今起者便是心,心用明时更何你。

不居方,无处觅,运用无踪复无迹。

识取如今明觅人,终朝莫慢别求的。

勤心学,近丛林,莫将病眼认花针。

说教本穷无相理,广读元来不识心。

了取心,识取境,了心识境禅河净。

但能了境便识心,万法都如闼婆影。

劝且学,莫为师,不用登高向下窥。

平源不用金刚钻,剑刃之中错下锥。

向前来,莫人我,山僧有曲无人和。

了空无相即法师,不用绫罗将作幡。

可中了,大希奇,大人幽邃不思议。

自家坏却真宝藏,终日从人乞布衣。

取境界,妄情生,只如水面一波成。

但能当境无情计,还同水面本地平。

应大躯,应小躯,运用只随如意珠。

被毛戴角形虽异,能应之心体不殊。

应眼时,若千日,万像不能逃影质。

凡夫只是未曾观,那得自轻而退屈。

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

什方钟鼓一时鸣,灵光运运常相续。

应意时,绝分别,照烛森罗长不歇。

透过山河石壁间,要且照时常寂灭。

境自虚,不须畏,终朝照烛无形对。

设使任持浮幻身,运用都无舌身意。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